【本報台北訊】中國醫藥大學由校長黃榮村帶著學生遠赴非洲,尋訪當年史懷哲行醫的腳步,讓學生感受當個好醫生之路。教育部長吳清基昨天表示,希望台灣其他十一所醫學大學也能跟進,帶著醫學生走出教室,走進偏鄉,體會如何當一個懸壺濟世的好醫生。
吳清基說,台灣醫學教育水準很高,但須更重視醫德教育,史懷哲受後人景仰,是值得學習的典範,希望台灣其他十一所醫大也能效法,不要只讓醫學生死讀書,要挪出時間到偏鄉見習,讓社會對醫生有更多尊敬與感動。
黃榮村表示,雖然時間變遷,目前非洲環境無法與當年史懷哲行醫時相提並論,但同樣地點、不同時間,透過潛移默化方式讓學生體會醫者仁心、關懷弱勢的大愛精神,是大學醫學教育的重要一環,希望能讓新世代醫學生感受服務奉獻的精神。
黃榮村強調,史懷哲的精神不是要求每個人都到「蘭巴倫」(史懷哲在西非加彭創設的醫院)行醫,而是希望每個醫學院學生,都能建構屬於自己心中的「蘭巴倫」。
醫學系二年級的黃瑞傑說,在台灣很難想像沒有血庫的醫院該怎麼進行手術,但自願投入於「蘭巴倫」的醫生卻能做到,且在人力不足的狀態下,必須身兼多職,這些景象若非親眼所見,即使從書上看到都很難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