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炎炎夏日,讓人只想吹冷氣,但醫師提醒,體能較差的老人或氣喘病童,若常出入冷氣房,一旦室內、外的溫差超過攝氏七度以上,很可能出現「冷氣症候群」,不是連打噴嚏,就是感到四肢無力。
台大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姚建安指出,人體本來有體溫調節系統來適應周遭環境的溫度及濕度變化,例如在悶熱、高溫的環境下,會刺激交感神經,使得微血管和毛細孔自然擴張,以便有效排汗和散熱;不過,由於現代人長期處於有空調的環境,以致自然調節體溫的能力反而容易退化,特別是都會區民眾。
姚建安表示,一般人由高溫環境驟然進到有冷氣的低溫環境,都會感到暑熱全消,但某些體能較差、或是對氣溫較敏感的患者,若處於忽冷忽熱的環境,會感到身體極度不適,有的老人家因為瞬間血壓上下,因而感到頭暈,也有人因微血管快速收縮及肌肉緊繃,瞬間感到頭痛。
此外,台北馬偕醫院小兒過免疫科主任徐世達也說,夏天理應是感冒、氣喘和過敏性鼻炎病人的「淡季」,但最近這類病人反而暴增,主要是天氣燠熱,許多人進出冷氣房過於頻繁,因而誘發氣喘或鼻過敏反應。也有的家長因擔心小朋友吹冷氣,沒想到反而因天氣太熱流汗多,引發異位性皮膚炎加劇。
徐世達強調,正常人遇到溫差大於攝氏十度,就會感到不舒服,但有過敏體質,他們的呼吸道和皮膚對於溫度的變化更是極度敏感,只要溫差超過七度,就會猛打噴嚏、流鼻水或咳嗽連連。
一名陳姓上班族說,她只是曬太陽時間稍微久一些,皮膚立刻起了大片的紅疹,而且癢到爆,到診所求醫才發現,與她有同樣症狀的人不在少數。醫師也說,連日來因為曬傷、汗疹的病患比平常要增加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