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南非藉著世界盃而大興土木擴建基建設施,到底南非世界盃讓誰賺到了大錢?香港媒體報導分析,經濟利益上的贏家將會由主辦國南非以及主辦機構國際足聯(FIFA)共同分享。
作為首個舉辦世界盃的非洲國家,南非政府過去四年花費五十多億美元興建體育場、機場、公路等基礎設施,自二○○七年起為南非創造十三萬個新職位。鑑於治安問題及受恐怖襲擊的威脅,當局不斷增加保安開支,預算超過十億美元,是上屆德國世界盃兩倍以上。
雖然短期經濟效益差強人意,但南非政府有望成為另一意義上的贏家。
南非長期以來受限於基礎設施不足,而本次世界盃對南非的經濟效益約為一百二十四億美元,旅遊業占一成六,其餘大部分來自政府基礎設施開支。另外,雖然體育場、高速鐵路及現代公共汽車服務等項目造價不菲,但這些項目在日後將會為南非人民以及海外遊客帶來便利。
南非素以犯罪和暴力聞名,從而阻礙了外國直接投資,而一場面向全球十億部電視機轉播的和平賽事,會比其他手段都更有利於恢復其聲譽。
自南非獲得世界盃主辦權後,過去一年不斷有海外企業投資於南非的旅遊、汽車製造以及商業上。二○○七年,中國工商銀行購入南非最大商業銀行南非標準銀行的兩成股份,此前英國巴克萊銀行也在南非的主要銀行注入資金。不少南非店家已經從業績上實際感受到世界盃帶來的利益。
另外,要了解FIFA在本次世界盃獲得的利益,首先要了解該機構今年作出的種種「讓步」。
在獎金額度上,FIFA做出大幅提升,達到四點二億美元,遠超過四年前德國世界盃的二點六一億美元獎金,漲幅高出六成。同時,為保證三十二支球隊順利備戰,在開賽前半個月,就有一百萬美元提前入各國足協帳戶。另外,FIFA也首次對俱樂部進行球員補償,總補償金額達四千萬美元。
在FIFA仁心大發的背後,是對世界盃這棵全球最大體育搖錢樹商業利益的保護。
雖然全球經濟環境糟糕,但世界盃電視版權的銷售,歐美幾個重要的電視市場已在經濟衰退前完成,FIFA的收入將達到破紀錄的三十二億美元。此外,國際足聯從阿迪達、可口可樂、阿聯酋航空、現代起亞、新力和維薩卡六個合作夥伴以及贊助商,能夠獲取的商業利益同樣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