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將在台北縣三芝鄉打造一座二十六公頃的墓園,日前他特別飛來台灣舉行破土典禮,這將是他在台灣的第三個作品,也是他的墓園處女作。安藤期許墓園能成為代表台灣的國際級作品,也能成為繼美國華盛頓特區外,全球另一個賞櫻勝地。
墓園處女作 落腳台灣
這座世紀墓園總工程款預估將突破新台幣一百億元,超越陽宅代表作帝寶的七十億元,它八十一公尺乘八十一公尺的巨大水盤設計,更是陰宅首度超越陽宅的創舉規格。
安藤忠雄表示,墓園蓋在近一百公尺的大圓水盤底下,在建築工法上相當困難。但他說,因為需要培植櫻花,最大的挑戰還是在於時間比較長。墓園預計十年後完工。
安藤忠雄素有「空間哲人」之稱,曾設計知名的「光之教堂」、「水之教堂」等建築,他說,水是萬物起源,所以他在墓園中也注入了濃厚的水元素。
把陰宅變櫻宅
據報導,這座「水之納骨塔」為地上三層、地下兩層建築,外面看來將就像大自然的一部分;與其合作的龍巖人本公司一年多前自購一萬坪土地,與台大植物系、生物系教授合作培育吉野櫻樹苖,未來將篩選四千株移到墓園建地,而櫻花和人類一樣,每株平均壽命有九十年。
安藤忠雄,台灣人對他並不陌生,他每次來台灣演講都是人山人海,而他的奮鬥過程甚具傳奇。他從未接受過建築教育,也從未受業於某個建築名師門下,全靠個人稟賦和刻苦自學成為當今的建築大師。
他雖設計了二百餘項建築作品,榮獲包括被稱建築界諾貝爾獎的美國普利茲克獎,卻自稱曾在多項國際設計大賽和競標中失敗,因此把自己的自傳取名為《連戰連敗》。而他最著名的一句話就是,「在憤怒還沒有消失前,就想『再努力一把,也許……』」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他的傳奇。
《安藤忠雄小檔案》
●生日:
1941年9月13日出生於大阪69歲
●經歷:
˙1965~1969年自學建築,旅行歐美非三大洲
˙1969年成立安藤忠雄建築事務所
˙1997年任東京大學客座教授,現為特別榮譽教授
●設計理念
˙盧斯(A. Loos)、萊特(F. L. Wright)、柯比意(Le Corbusier)、密斯(Mies)的作品,啟發他對簡單形式,特別是幾何形體的喜好。安藤反對裝飾及虛偽,他希望以簡單的幾何形來表達日本人的生活精神。
●設計風格
˙極簡主義:簡約就是豐富。緣起於六○年代紐約的一項藝術活動,重點在於強調理性、直線、幾何、對比等形式。
˙由幾個幾何型拼湊而成,但卻能讓人產生禪意的聯想。
˙因為參觀了廣島和平紀念館而愛上清水混凝土,這也成了他的獨特風格。
˙現代的建築、空間都強調動線順暢,但因反對現代的機能主義,所以會故意用動線迴游的方式。
˙安藤的作品有個特色,就是「找不到門,卻處處是入口」。牆是第一個看到的建築元素,順著牆走會找到坡或階,入口隨即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