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圓建築夢 曾當拳擊手

李甄彥 |2010.07.03
1157觀看次
字級

安藤忠雄一九四一年九月十三日出生在日本大阪的平民家庭,由於家境貧困,小時候常自願去幫鄰居木匠伯伯的忙,學會一手木工手藝,自己能製作各種模型,顯露出過人天賦。十七歲時他參觀著名美國建築師賴特設計的東京帝國大廈,大為驚豔,默默下定決心:「我也要成為建築師。」其後他偶然在舊書店得到法國建築大師柯比意(Le Corbusier)的作品集,在書中,柯比意敘述了自己如何摒棄死板的建築教育隻身遊歷歐洲,從古代建築中汲取智慧自學「成才」的經歷,深深打動了他。

於是,少年的他便相信「旅行是我唯一最重要的『老師』」。於是他力爭成為職業拳手,因為只有這樣才有免費出國的機會。

以旅行為師

一九六五年,他拎著小箱子,帶著那本破舊的柯比意作品集踏上了旅途。他想去巴黎拜見偶像柯比意,歷經五個月,終於到達巴黎,但造化弄人,當他到達巴黎時,柯比意卻剛剛過世。雖然他最終無緣見到大師身影,但旅程並未就此結束。從巴黎到威尼斯,在整個歐洲,凡雙腳能夠走到的建築,他都去看過,並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做筆記,還像柯比意那樣畫草圖。

歐洲之行對於他的建築生涯影響巨大,他一再對學生說,要旅行,多到實地去看建築。他說:「旅行就是離開日常的惰性生活,進行有深度的思考過程,是與自己進行對話交流的過程。」

旅行也形塑了安藤的建築風格。他表示,第一眼見到希臘的巴特農神殿就深深著迷,但無法了解其涵義,讓一度丟下書本的他,驚覺學習的重要。

而在前往馬達加斯加島的船上,他遇見數名和尚,在搖晃三十個小時的船上仍安坐打禪,讓他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禪」與巴特農神殿雄偉的廊柱意象,此後在安藤的建築作品一再出現。

絕不妥協永遠戰鬥

一九六九年,安藤忠雄創立了自己的建築事務所。事務所常年保持在二十人左右,妻子管理辦公室,也是他的私人翻譯。

沒有受過正規教育的安藤忠雄,剛創業時,在日本受到很大的歧視與排擠,開業初期幾乎沒有案子上門,但他屢敗屢戰、四處提案並參加設計大賽。

由於創業維艱,他對每位員工的要求也近乎苛刻———未婚的員工都必須住在離事務所騎自行車五分鐘的路程之內,以便隨時能進入創作的狀態。

安藤說,他的小事務所每年要參加好幾項大規模的設計競賽,所以工作人員肉體和精神上總處在筋疲力盡狀態,尤其是在連續戰敗之時又要面對新的挑戰。他的好友古山正雄說,安藤全身流動著拳擊手的血液,喜歡挑戰,活力四射,信奉「人生就是不斷的戰鬥!」

清水模作品一炮而紅

皇天不負苦心人,一九七九年、安藤三十五歲時,終於以私人小型住宅「住吉的長屋」獲日本建築學會獎,從此嶄露頭角;該建築也成為日後安藤著名的清水模(就是混凝土灌漿凝固拆模後,不再加以任何的修飾)、幾何形狀的代表作;近年他更透過清水混凝土建築,引發風潮,並在全球各地快速走紅,知名的作品包括日本表參道之丘、光之教堂等。一九九五年更獲得普利茲克獎的肯定。

嚴辭批評日本教育

安藤常到台灣為學子演講,據說是因為他被台灣學子熱情的目光所感動,這在日本年輕人身上是看不到的,他說「日本小孩從小整天補習,在意識不明時,進入好大學!」安藤嚴辭批評日本教育,他認為「社會愈富有,人便愈沒有活力」,台灣應以日本為鑑。他認為小孩應該是「一半玩耍、一半努力」,從自然中學習。因此,安藤建築總是要強調與自然的結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