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進谷歌 感覺自己像恐龍

李甄彥/整理報導 |2010.06.26
563觀看次
字級

二○○七年盧傑進入Google服務,據《世界日報》報導,Google雇用逾兩萬名員工,盧傑是唯一上過太空的人。聘請盧傑這種人才,似乎不是Google會做的事,畢竟廣告才是Google主要收入來源。雖然NASA和Google有幾分相似,都是配備複雜科技系統的龐大組織,但盧傑從未在網路公司任職過。

天文背景派上用場

盧傑坦承:「到Google工作宛如探險,雖然我有科技背景,但已有十年沒碰電腦程式,我感覺自己像恐龍。」經過一段時間磨合,才漸漸感到如魚得水。

在任職於NASA前,盧傑是天體物理學家,經常使用望遠鏡來觀察星體,再彙整龐大的數據。後來盧傑協助研發Google街景攝影機、圖書掃描器、Google地球與地圖的數據蒐集工作時,這個背景幫他立下大功。

研發Google電表受稱道

盧傑在Google最為人稱道的專案,是研發了Google電表(power meters),用來協助用戶監看家裡的用電量。

盧傑說,他是在查看自己汽車的油表時得到靈感,心想為什麼家裡沒有類似的裝置。他想,民眾若了解用電量可以更達到省電功效,進而降低電費與碳排放。

去年Google執行長史密特(Eric Schmidt)受邀到NASA的五十周年慶祝會上演講,盧傑和史密特一起搭機到華府時在飛機上談到這個點子。史密特很喜歡這個主意,就給了盧傑一個專案研發團隊。

跨領域人才 為企業加分

一位舊金山的人力顧問指出,雇用像是盧傑這種跨領域的人才,對Google來說可說妙用無窮。這類人才或許不適合擔任特定職位,但可以讓企業文化變得更豐富,並且能發掘嶄新的事業機會。

盧傑說,在Google工作雖然不像探索太空那麼刺激,但他的工作性質其實沒有改變多少。他說:「國際太空站是個龐大的工程測試場,在這裡也差不多,Google可說是個巨型的工程研發中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