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台灣幸福教育協會自去年開始做青少年性教育調查,從一千三百名國、高中生中發現,三分之一的未成年學童已有異性交往的經驗,令人咋舌的是,百分之七有過性行為,百分之三曾經懷孕,而性教育觀念卻嚴重不足,性觀念的正確率僅在百分之十八至三十八之間。
台灣幸福教育協會常務理事暨敏盛綜合醫院副院長陳保仁表示,協會街頭抽測發現學校對性教育的教導有限,學生也有聽沒有懂,多數認為「戴兩層保險套」和「計算安全期」就能避孕,五成八認為即使意外中獎,也願意生下孩子,實際上選擇墮胎的卻有七成,性知識也「錯很大」。
調查顯示,東部的學童異性交往比例高,雖然整體親密接觸以親手和接吻居多,但在使用保險套與避孕藥上,二成不知道或不認為該使用,不過出乎研究者意料的是,性知識的學習並非來自網路,學校、老師和同儕名列前三位,分別有七成七、七成二和四成一。
針對青少年怎麼看未婚懷孕?調查指出,百分之七的青少年認為「懷孕就可以和心愛的人結婚了」、百分之二覺得「懷孕是嫁入豪門的一種手段」,更有百分之二以為「如果是未婚生子,就可以交給別人養」,台灣幸福教育協會秘書長許慶齡表示,在設計問卷時,想了解青少年在性教育上的價值觀是否扭曲太多,幸好調查結果比預期低,扭曲的價值觀不是主流,但她認為未來二至三年,有攀升的可能。
而青少年最想了解的性知識中,出現生理保健、避孕的實務操作、愛滋病、如何守住貞潔、意外懷孕的處理、網路交友保護措施、媒體情色資訊探討、產後照顧和同性戀議題,對於這個結果,真是「跌破大人的眼鏡」。對於性教育毫不尷尬,甚至親自上性教育課的永平高中校長李玲惠說:「孩子生理提前發育,心理卻有明顯落差,得不到適當的知識,發生種種問題又要怪他們,真的很可憐!」
許慶齡指出,相較於教導避孕知識,透過禁慾方式所發生性行為的年齡反而低,所以為降低青少年墮胎率、建立正確性知識,協會開放教職人員性教育培訓,藉由避孕圖文和樣品教學,避免更多社會問題產生。陳保仁提醒,懷孕只有無和有之分,不存在僥倖,男女雙重避孕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