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能源危機、溫室效應、食用水短缺、森林消失…面對種種環境問題,美國科普雜誌《生活科學》日前選出十項「綠色生活新科技」,可真是千方百計救地球。
一、電子紙張:這與普通紙張無異的電子紙,其實是一張含有無數微型皿的銅箔。微型皿內的粒子可根據電荷轉換成黑色或白色,讓紙張達到無限次再用的效果。
二、氫能源:氫電池從氫、氧結合過程中產生能源及水,絕不污染環境。大型車廠正研究利用氫燃料電池推動汽車,適合小型電子產品的氫電池剛面世。
三、海洋熱能轉換:海洋每天從太陽吸取的熱能,相等於二千五百億桶石油產生的能量。海洋的水溫隨著深度而變化,這種技術利用不同深度的海水溫差推動滑輪發電。
四、潮汐及海浪發電:海浪蘊藏大量能量,但它的不穩定性成為供電的一大難題,科學家正研究如何貯存海浪製造的能量。
五、碳基廢物造石油:任何碳基廢物,都可轉化為石油。科學家指出,一噸的火雞頭尾及內臟,足以製造三百多公升石油。
六、海水去鹽:五十年內全球將有幾億人缺乏潔凈食用水。科學家正研究用廉價能源煮掉海水的鹽分及礦物質,解決食用水短缺危機。
七、屋頂小花園:在屋頂種植物能有助吸熱,減少開冷氣的需要,並能吸收二氧化碳,有助高樓大廈聳立的城市散熱和製造清新空氣。
八、生物清道夫:一些微生物及植物能吸收和化解受污染物。科學家正研究把污染物從根部傳送到葉部的植物,更易「採摘」污染物。
九、埋藏二氧化碳:科學家提出在二氧化碳被釋放出大氣前,直接存放在地下油或岩層,減低溫室效應。
十、太陽能新方法:科學家發現,用鏡子及鑊形聚光器收集陽光,比現在所用的太陽能電熱板更有效吸收光子製造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