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漫步】布拉格浪漫之橋

孟樊 |2010.06.29
644觀看次
字級

聞名的歐洲古城,幾乎一無例外的都有河流穿梭而過;穿城而過的河流可說是這些城市的母親河,城市的起源來自它,城市的景觀也因著它而展開,其中跨河而建的橋梁便具有十足的代表性。有著「建築物博物館之都」美譽的捷克首都布拉格就是這樣的一個城市,伏爾塔瓦河(Vltava)從中流經,將它一分為二,布拉格城堡在左岸,舊市政廳則在右岸,當中由不下十座橋連接兩岸。

此刻,耳畔響起的國民樂派之父史麥塔納的交響詩《我的祖國》中第二樂章「莫爾道河」(德語稱為Moldau,即伏爾塔瓦河),涓涓的流水聲幻化出的光影,讓我腦海裡油然浮現伏爾塔瓦河曼妙的光景,尤其是我第一趟在初秋的黃昏,與內子攜手走過的橫跨該河的查理士橋(Karluv

Most),最是浪漫,令人難忘。多年前我曾在另一篇文章裡提到 :「在歐陸大大小小知名及不知名的古橋中,這座橋恐怕是最讓人流連忘返的名橋了。」

查理士橋長達五二○公尺酖酖這倒是散步觀光的最適當距離,它是十四世紀中葉留下來的建築。在外觀上,它的左右兩端各有一幢哥德式的橋塔,橋塔下有進出橋的拱門。右岸的老城橋塔(The Old Town Bridge Tower)可以購票上去參觀,俯瞰美麗的伏爾塔瓦河和查理士橋,遙望前方是巍峨的布拉格古堡,回眺後方則可看到右岸各式各樣的尖塔,始覺「百塔之城」的說法其來有自。第一次來此觀光時,我曾獨自一人上塔拍照取景。

然而,查理士橋本身最具特色之處不在它兩端的橋塔,也不在它底下那十六個半弧形的拱孔,而在其兩邊欄杆上各十五尊以《聖經》為題的雕像,這些雕像製造的年代不一,從最早的一六八三年到最晚的一九三八年都有。嚴肅、深沉、莊重的各種造型不同的雕像,係出自不同藝術家的手筆,遊客都會找他們喜歡的雕像按下快門,合影留念。在雕像面前,街頭藝人即興的懸絲木偶、默劇表演以及小提琴家的悠揚琴聲,構成一幅奇特的「後現代風情畫」。

假如你在秋高氣爽的季節來訪,不管是清晨或是黃昏,不趕時間而能從容悠閒的散步,走上一回,尤其是身旁有另一半相隨,那可真是浪漫透頂。我之前那篇文章還這樣寫道:「查理士橋的浪漫更在入夜之後,當橋兩旁夜燈亮起之後,你就是愛情電影裡男女主角的化身。」猶記得初次造訪的九月黃昏,在橋上踩著輕快的步伐,我旁邊可人兒可是我婚後一年的音樂家美嬌娘,完全是「只羨鴛鴦」的幸福心情。

十年後再與伏爾塔瓦河和查理士橋重逢,我們的身旁則多了一位寶貝女兒。然而,仲夏時分擠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橋而過,浪漫情懷已然不再。美麗的古橋,竟因慕名而來的遊客,變成令人汗流浹背的喧囂之地了呀,痛哉 !

(本專欄每周二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