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培法師報告救援機制

郭貴娟 |2010.06.27
470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郭貴娟板橋報導】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祕書長覺培法師前天在「第六屆東亞NGO論壇」強調,佛光會雖非救援單位,但佛教因「不忍眾生苦」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精神,積極參與社會服務與人道關懷。

台灣海外援助聯盟(TOAID)與台北縣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六屆東亞NGO論壇」前天在台北縣政府進行,有「如何提升援助效益:方案評估」、「如何實現良好的非政府組織同志之互動」及「邁向整體行動網路連結與合作」專題演說,來自美、法、英、瑞士、日、韓、比利時、香港、新加坡、印度、菲律賓等十三個國家從事國際人道援助的NGO團體代表及學者、宗教人士約三百人參與。

覺培法師以「救援、安置與重建,談國際佛光會的分工與合作」發表演說。他表示,佛光山五大洲都有道場,在救援上發揮很大的功能。他列舉九二一大地震、莫拉克風災、南亞海嘯、以及汶川大地震為例,從了解當地政府是否開放、依災區地點及範圍進行評估,組成四合一的救援機制(搜救、醫療、物資、人道)救援及與政府的關係列入考量。如南亞海嘯在泰緬,即是透過當地法師的連結,才能將物資順利運送至災區。

佛光會不僅深入災區、援助災民,包含身心安頓與陪伴,乃至家園與校園的重建

;尊重信仰、安撫心靈、成立就職訓練所、為災民祈福、清理家園、協助農產品銷售或跨國物資的調度(向日本調帳篷),無論是佛光緣、雲水醫院、雲水佛車、童軍團,透過當地佛光會的分工合作,使得救援機制得以發揮更大的效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