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教育開講--音樂能對症下藥

李大華 |2006.06.19
424觀看次
字級

「聽說,學音樂的小孩不會變壞,真的嗎?」
 
一提到音樂,家長第一個念頭就是送孩子去才藝班學。尤其過去研究發現,音樂對學習頗具「療效」,例如莫扎特音樂能增進學生數學表現,甚至有益胎兒的腦部發育,所以把音樂融入生活當中,讓音樂陪孩子長大,成為家長關心的事。
 
音樂治療作專家李明倩指出,音樂真能對「症」下藥!尤其以「和諧」為基調的音樂,對付壓力最有效,這是因為壓力都累積在左腦上,而聽音樂是則屬於右腦的活動,所以樂聲進入腦內時,右腦忙於運作,進而放鬆左腦的壓力點,達到紓解效果。

然而任何內容的攝取,過與不及都不好,「聽」的也要考慮營養均衡,接觸太多流行音樂,過度娛樂刺激會造成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果不好、創意不足,所以建議孩子多元汲取,可別養成「音樂」偏食習慣。
 
例如莫札特的高頻率、輕快旋律,以及清亮節奏,可以改變腦波,讓頭腦變得更聰明。想要學習、工作思緒更清楚,可聽巴洛克時期音樂如韓德爾或巴哈的作品。
非洲的輕快節奏音樂,能讓疲憊的心,跳出負面情緒。
 
傾聽大自然的樂聲,如風吹鳥鳴、海浪聲,馬上帶來心靈情境轉折。

前中華奧福教育協會理事長李映慧也說,想讓孩子入門學音樂,兩歲半到三歲就可以開始,不過這時候的孩子因為抓握肌力還沒發育好,因此鋼琴小提琴比較不適合,所以可以從較不費力的小沙鈴、三角鐵、響板開始接觸,小朋友從參與合奏過程中,為自己負責的榮譽感,將帶來正面的鼓勵效益。
 
而打算送孩子去學音樂的家長,你的參與也很重要,如果讓孩子補習學音樂,只是跟著潮流走,付了錢就要求有成果,這樣的情況很容易出現嚴肅的家長與哭泣的孩子,倘若家長樂當孩子的聽眾,讓孩子更有成就感,他自然就不會覺得學音樂是件苦差事。
 
(更多關心孩子成長的內容,請鎖定周一至周四晚間九點,人間衛視「2100教育開講」,關心咱的孩子,大家作伙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