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有議員發起成立「台灣發展台西促進會」,積極發動連署,希望將雲林縣更名為「台西縣」,下月將舉辦公聽會,並上書馬總統,縣長蘇治芬樂觀其成。
綜合言之,更名為「台西縣」理由有因地理位置改名,去年推動雲嘉嘉合併升格直轄市未成功,擔心雲林被邊陲化,及台灣有台北、台中、台南、台東,獨缺台西,地理上屬「五行(金木水火土)缺一」,改名後「五行俱足」,對未來發展有很大幫助。
以地理位置改名,是三個理由中最單純的,然而一旦更名,全縣地址、路牌、戶籍、學籍、車籍及身分證等都要更動,有必要如此耗費成本嗎?何況也有議員認為雲林有「雲」有「林」,是全台最美的縣名,不贊成改名。
其次,擔心雲林被邊陲化,台西鄉長說,改成台西縣增加知名度,「相信未來行政資源會更多」,這種想法恐太過天真,改名後就能改運,能有類似直轄市的待遇嗎?
扯到「五行」,最不可思議。如果這個理由成立,日本除東京,是不是也要設立西京、南京、北京、中京?中國大陸除了北京、南京,也要補足另三京?
美國的南達柯塔州、北達柯塔州,也要來個「五行大團圓」,才能「生生不息」?
近年來,中國大陸為了「提高知名度」及「發展旅遊業」的需要,很多風景區所在地也改名,如四川省灌縣改都江堰市,南坪縣改九寨溝縣,雲南省中甸縣改香格里拉縣,福建省崇安縣改武夷山市,安徽省徽州地區撤地設市成了黃山市,這被認為是不尊重歷史文化,為人詬病。
「雲林」設縣於光緒十三年(一八八七年),由台灣巡撫劉銘傳命名,是台灣府所轄四縣之一,縣名已使用一百多年,改名也是不尊重歷史文化。
避免邊陲化、爭取公平稅制以建設雲林,應從地方制度尋求解決,而不是「五行」等光怪陸離的原因。
陸浩枝(雲縣斗南/文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