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有美國環境工程博士學位的台北翡翠水庫局長,遭歹徒以檢警辦案、監管帳戶等名義,騙走約一百五十萬元,事後覺得怪怪的,向165反詐欺專線查證,才知被騙報案。
說到165,不久前我和一些親友都收到警政署簡訊:「警政署將派制服員警到府宣導防反詐騙」,不少民眾以為是「騙人的」,有逾千通的查證電話165專線,偏偏165專線亦發簡訊提醒民眾,說簡訊「係金ㄟ」,毋需多慮。
這在警方看來是好現象,代表民眾信任165,遇有詐騙蛛絲馬跡,願意向165查證,而且,由制服員警以家戶訪視宣導防詐騙,並將觸角伸入校園,立意良善,但就務實觀察,弊多於利,發簡訊方式值得商榷。
除了前治安及警紀敗壞,庶民對警察毀譽參半外,由於過去曾有詐騙集團「扮警察行騙」,如果假的制服員警上門,再打電話查證,已來不及了,有一位曾任歐盟的退休外交官,就被騙了好幾百萬元。
此外,也曾有詐騙集團要求收到簡訊民打電話查證,但以「移花接木」將民眾所打的165或警察局號碼,由歹徒接收,誰知道警方發的簡訊中電話號碼,不會被歹徒轉接?
因此,如何做好反詐騙的文宣,仍須妥謀好的辦法,不是大規模發「簡訊」,或警察到府便算是「績效」,必須規範及作為使防制和避免擾民兼備,才能取信於民。
逸民(台北市/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