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衛生署本月初正式發函各縣市衛生局,目前仍在中醫診所內執行推拿的傷科助理,給予兩年緩衝期,之後就必須全數撤出中醫診所,讓醫療與保健的推拿行為,不會同在一個屋簷下導致混淆,未來民眾若醫療上確實有需求,健保給付讓中醫師親自執行;若只是希望讓身體舒緩,則應自費到民俗調理館接受服務。
過去不少中醫診所盛行與傷科助理合作,推拿均由非醫事人員的助理代為執行,並申報健保給付,此舉引發爭議,健保局今年四月起宣布加強稽查中醫推拿的健保申請,由中醫師親自執行才給付,就是希望杜絕這種不當使用健保的行為;原本即日起不准傷科助理繼續在診所內協助調理,不過基於可能立即衝擊他們的工作權,決定給予緩衝期,輔導他們逐漸撤出診所。
根據衛生署統計,中醫診所目前留下傷科助理的比例約占三成,其中以台北縣市最多,北市一百六十家中醫診所留了四百人、北縣兩百二十家留了七百人,此外,台中縣也有一百家留了兩百人,但其他縣市留有傷科助理的比例就大幅降低。
衛生署也要求在兩年緩衝期間,目前仍留有傷科助理的中醫診所,必須將「醫療行為」與「民俗調理」動線及區域明顯區隔,傷科助理只能在民俗調理區替患者調理、也不能申報健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