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有福了,日前於美國芝加哥舉辦「美國腫瘤醫學年會」(ASCO)發表的研究指出,相較於現行藥物,抑制BCR│
ABL融合基因的第二代新藥,可更快速協助病患達到治療目標。
此試驗共有二十六個國家、五百一十九名未經過任何治療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又稱血癌)患者受試。病人分為兩組,第一組使用第二代新藥Dasatinib(柏萊Sprycel),第二組則使用目前的標準治療Imatinib(基利克Glivec)。
試驗一年後發現,使用第二代新藥組,有百分之七十七達到染色體完全緩解
;而傳統標準治療組,則為百分之六十六。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王銘崇解釋,染色體完全緩解,代表病患骨髓中幾乎找不到癌細胞。
王銘崇指出,「柏萊」在台灣屬於健保的第二線治療用藥,當患者對於第一線傳統標準的治療方式失敗,或者無法忍受治療副作用時,就可考慮使用。臨床治療發現,三至四成患者接受一線用藥治療後,會產生抗藥性或耐受性不佳,需用到第二線標靶藥物。
目前治療血癌第二代新藥,包括「柏萊」及「泰息安」,副作用如過敏、皮膚反應、惡心、嘔吐、抽筋、肌肉反應等情況,都較低、且輕微。未來若能在第一線使用,病患將有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