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表示,只要納稅人今年以標準扣除方式申報,沒有相關條件的變化,國稅局明年起將會把應納稅額計算好,扣除額單據也將新增醫療院所、財團法人基金會捐贈單據,終極目標要讓繳稅無紙化。
這項措施是因經過統計,今年網路申報比例高達百分之六十五,若能增加便民的措施,相信可以讓台灣成為世界網路申報比例最高的國家,更能讓民眾省去舟車勞頓與排長龍之苦,政府以便民的基準點為民眾著想,相信許多人樂觀其成。
不過,筆者並不樂觀,首先,即便許多單位或公司已電腦化,但未與國稅局連線,仍需要人工填報;其次,申報所得稅的單據繁多,必須保留紙本七年,過去有不少民眾漏稅遭罰款,往往是因漏掉單據,為避免日後口說無憑,理屈遭罰款,仍然必須有紙本單據。
筆者認為,政府一直積極進行無紙化作業,就像行政機關的電子交換公文行之有年,但公文仍須以紙本保存,並非便於翻查調閱,而是重要文書作業需要實體簽章批閱的憑據,想要避免漏稅的爭議,必須保留紙本憑證為依據,這就無法接近無紙化,反而會增加紙張的消耗。
因此,國稅局立意雖佳,但仍需多方考量,制定配套措施,避免便民變擾民,而民眾還是要仔細檢驗申報手續,及保留單據,避免爭議。
鄭佑璋(高雄市/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