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猛吃粽 易傷食

 |2010.06.14
595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端午節前夕幾乎天天有粽子吃,中醫師提醒有消化問題的人,粽子不能吃過量,有位陳先生患有消化不良,幾年前還發生過胃潰瘍;最近吃了不少粽子,胃開始不舒服,不但胃脹、打嗝都有粽子味道,有時甚至想吐。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院區中醫科醫師吳建東指出,「立夏」後,民眾容易有消化不良問題;原因除了天氣漸熱,食物容易腐壞外,另一主因就是吃了過量粽子,粽子中有黏膩難以消化的糯米,加上滷肉、花生與高膽固醇的海鮮類,容易導致上述陳先生的狀況,中醫稱為「傷食」,意思是「傷於飲食」。

吳建東表示,民眾如果單純飲食過量,可在家裡自行節制飲食,服用一些消食化積的食品即可,例如山楂、陳皮、麥芽等;但若是有疼痛、嘔吐、吞酸、甚至惡寒發熱等症狀,速就醫。

他說,粽子難以消化,腸胃必須有更多空間來處理,也因為粽子脂肪高、熱量高、膽固醇高,需給身體足夠時間來消耗,民眾「別吃太多」。此外,吃粽子時,搭配多纖維食物下肚,一方面容易有飽足感,一方面也可促進粽子在腸胃道內的消化,降低粽子待在腸胃道裡的時間。

他並說,吃完粽子後,應起身散步,或是用手以「右下左上」方式,輕輕摩擦肚皮,增加腹部氣血循環、促進腸胃蠕動。此外,若是飲食不慎,民眾可按壓手腕上方的內關穴,減輕胃部不適

;若消化不良毛病常常發生,建議按壓小腿上的足三里穴,強化腸胃功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