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 whale
生活中有了創意,如同一道料理添加了調味料,自然顯露出不同的風味。一個設計師能將腦中的創意完全展現,更能運用於日常生活中,便利大眾的需求,這才有辦法提升文化創意的競爭力。
一位美國傑出的logo設計師、思想家及設計教育家││保羅·蘭德(Paul Rand)說過:「若設計師只會玩弄形式,就代表他缺乏創意。我總是從創意開始,沒有創意,任何的設計都只是散漫空想,就像一趟沒有目的地的旅程。」
「玩設計版」是提供年輕設計師一個展示作品和創意的平台,可以是設計科系學生作品,可以是網路創業的素人設計師,也可以是純興趣的玩家設計師,只要作品的素質夠佳,設計感十足,能與生活結合,即是我們需要的素材。
作品名稱:
字形車‧自行車
設計者:歐俊鴻、賴俊鈞、陳垣璋
學歷: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木材科學與設計系
設計理念:
三位設計師利用書法運筆的轉折筆觸之韻,使筆畫的美感融入車架設計內。
漢字的書寫,小篆的「象形」、隸書的「波磔」、行草的「氣度」、唐楷的「規矩」,在在蘊含了東方文化的核心價值。在東方幾千年的文化歷史中,觸動了每個時期的書寫、轉折和飛揚,展現穩重、樸實與莊嚴宏大,因線條給人的觀感不同,也彰顯各時期的歷史背景和風俗民情。
設計師將書法的運筆、轉折、構成、比例,運用於自行車設計上,使漢字美學穿梭於巷弄中,把書法的力與美展現。
而且使用的是台灣原生的孟宗竹。因孟宗竹高大筆直,竹肉厚實,尤其孟宗竹製成竹片膠合而成之積層竹,更是為工藝創作之上選材料,且台灣具有熱帶性的叢生竹與溫帶性的散生竹,實為竹的理想生育地區,故竹材資源極為豐富。
設計團隊並在每層膠合層間加入了碳纖維,碳纖維是一種耐熱性好、質輕、強度高又耐腐蝕性的高性能纖維,且碳纖維是經交織而成布狀,可彌補竹材只有縱向纖維之缺點,又可增加衝擊之吸收性,使其物理強度提升百之十左右。
以書法運筆為設計,搭配上竹材與木材這些生質材料來作,讓擁有生命的自然纖維之美流動於創作上,賦予漢字書法一個動態生命,帶領大眾欣賞自然、歷史、文化之美,可說是一台兼具美感與實用性的自行車。
作品名稱:
磨磨滾滾
設計者:趙婉婷
學歷:台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
產品設計組
設計理念:
一般市售的磨泥器,都是以手握住物品直接研磨使用,研磨到尾端時,手指經常會碰觸到磨泥板,造成手指受傷、疼痛,導致在使用時心生畏懼。
「磨磨滾滾」這項產品,單手就能自由操作,將食物置入其中後,在平面上滾動即可,讓你不再手忙腳亂。
這個研磨器是專門為蒜頭、山葵等小型食品所設計,通常食物的尾端部分都是最難研磨的,有了「磨磨滾滾」,便不會再浪費食物,只要將食品切塊置入其中,放在平面上滾動即可。方便又實用。
作品名稱:
石尚·柒石
設計者:劉韡、陳志益
學歷:國立台中技術學院
商業設計系
設計理念:
石尚手感││植物燈飾
清水混凝土││極簡工藝
造型:採用低調、單純的幾何為造型。
石尚設計群以城市為發想,主體以建築的概念為主軸,現代科技LED為照明光源,節約能源並減少碳排放量,改良盆栽容器保守的造型、材質及單一功能,將舊元素加上新創意,創造出具有多功能的新一代盆栽藝術。
城市如同一座水泥叢林,希望在此叢林裡,以植物來綠化,打造與綠色植物共生的生活環境。
此款設計結合環保理念,融入當代都會生活,提供照明與綠化功能,符合綠色新生活型態。
作品名稱:
公共座椅
設計者:羅惠琦
學歷:南華大學應用藝術
與設計學系
設計理念:
在人來人往的街道,或圖書館等公共場所,是否有人會去留意設置在一旁的「公共座椅」?在公共場所安置的「公共座椅」,哪一座造型或舒適度,曾令人印象深刻?
「公共座椅」在公共場所扮演著服務人群的重要角色,但卻也是令人容易忽略的。人們因需要休息而使用它們,起立轉身離開後,那張公共座椅的樣子,是否還能深刻的留在人們的腦海中?
在畢業設計展中,年輕的設計師決定設計一套令人印象深刻的公共座椅,讓人們不但坐得舒服,還會被它的外型所吸引。
設計重點在:使用相同的單元體去排列組合出使用者滿意的造型。
外觀則融入「起司」意象,使整體看起來更加活潑富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