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連續十二跳,母公司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宣布調薪三成三,引發市場擔憂,後來蘋果出面力挺,願意補貼富士康代工組裝利潤,化解了股票下挫危機,但富士康日前又宣布加碼,十月要再調薪,富士康其他地區,下月起比照深圳調薪,幅度有機會超過百分之百。
不過,股票市場對富士康的加薪,解讀為利空,法人紛紛表示,富士康的調薪將會稀釋預期利潤約三成,鴻海股價應聲下跌,港股富士康也因重大事件而「停牌」。
我看到新聞,突然有個感慨,原來剝削勞工的不是企業主或資本家,而是我們自己。
上世紀八○年代後,隨著美國帶頭改革金融投資產業,金融業紛紛推出各類基金,向中產階級募集資金,投入股票市場,成為害怕高風險又想投資股市的普羅大眾最佳投資工具;此外,世界各國紛紛成立養老或退休基金、主權基金,拿百姓的錢在全球金融市場尋找投資標的,形成全球投資熱潮。
因此,公開上市的企業或企業主,不能一意孤行地推動自己覺得好的營運策略,凡事得看市場風向,特別是擁有巨額資金的基金操盤手,與投顧公司臉色,敢冒市場大不韙,逆勢加碼員工薪資的企業主不多。
而且,股東與投資人要求企業主盡可能榨出利潤,分給股東與投資人而非員工,所以「人」在基金經理人與某些企業眼中,不是資本是成本,當人力成本上漲,企業獲利下滑,縱然企業只是將一部分利潤與員工分享,以穩定發展,但投資市場卻不買帳。
這是為什麼富士康對員工有利的加薪政策,卻被市場解讀為利空的因素,也是為什麼國家每年經貿都有成長,一般上班族的所得薪資卻不調漲,甚至不漲反退的原因。
其實薪水不漲,不該怪中國或搶走工作的其他國家,甚至也不是企業主的錯,而是那些拿巨額資金當籌碼,要脅企業主降低生產成本,盡可能提高利潤,分配給股東、投資人的基金,而這些基金的持有者,正是像一般靠薪水過活的市井小民。
除非這種股東資本主義能變革,如由國家規定企業必須提撥部分盈餘,作為員工薪資、福利,而且金融投資業、基金經理人與企業主能拿出良心與魄力,願意分出自己的利潤照顧員工,否則以股價操控企業主壓低人力成本,以提高獲利的戲碼只會繼續上演,受薪階級薪水想要調漲,恐怕難如登天。
王騫(台北市/研究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