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司法人員看到獨子留在家中的「遺書」,嚇得和妻子急忙找兒子,深怕孩子出事,最後發現遺書竟然是兒子「生命教育課程」作業。
生命教育日漸受重視,「了生脫死」是每個人都要學會的課題,但要求高中生寫「如果你的生命即將到達終點,你要如何畫下完美句點」,有點欠妥當。
當然學校或老師的本意,是要讓學生珍惜生命,卻有可能誤導學生提早思考死亡問題,所以筆者認為,在教授生命教育課程時,要針對不同年齡層,從不同的角度切入,例如中老年人,就直接教他們如何預立有效力的遺囑、做好遺產分配、妥善安排晚年生活與表明醫療意願,以從容面對死亡。
但對年輕人,要讓他們學會如何面對長輩們的離去,探討臨終醫療、安寧病房,遺囑的效力等,不但傳授相關知識,也讓他們了解長輩將日漸凋零,要多陪伴長輩、多盡孝道,才不會有子欲養而親不在的遺憾,也要更珍惜自己的生命,這才是生命教育的意義。
問渠(台北市/退休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