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偏不倚】在車庫中傳承的數位天地

須文蔚 |2010.05.31
502觀看次
字級

如果問旅客:「花蓮縣卓溪鄉在那裡?」恐怕許多跑遍花東縱谷、海岸公路的「常客」,也從沒踏上位處西南隅的這座山城。

兩年前,在卓楓國小校長蘇美琅積極爭取下,卓溪鄉古風村終於可以設立一個電腦教室。記得為了勘查設置教室的環境,我們一群在花蓮工作多年的師生,竟然在富里與玉里一帶頻頻迷路,找不到穿越河谷的道路,加上午後暴雨模糊了車窗,更增添了大家的焦慮。好不容易進到社區,依照申請資料找到電腦教室預計設置的地點,應當是一間狹隘的倉庫,搖晃的桌椅上,有十來部非常老舊的二手電腦,看來已經不堪使用了。陰暗的環境更教人擔心,新的電腦與網路設備進駐後,教學環境會是學習電腦最大的阻礙吧!

經過蘇校長的奔走,社區居民李美玉阿姨願意把家裡新修繕好的車庫捐出來,無條件作為數位中心的教室。於是一個嶄新的電腦教室,挑高空間,配上充足的燈光,又有鐵門來保全,實在再理想不過了。

很難忘懷的是,無論是在開幕或是後續的訪視,古諾風的民眾每每表達對各界協助的感謝時,都會有人激動落淚。畢竟卓溪缺乏產業與觀光資源,民眾的數位機會長期遭到忽視,加上對一個一千多人的村莊,過去擁有電腦家庭卻不到二十戶,他們渴望新科技進駐,真的如大旱之望雲霓,不是我們這些城市人能體會萬一的。

當社區民眾正在艱辛地和電腦鍵盤搏鬥,學習如何與網路世界溝通的時刻。蘇美琅校長已經開始發想,利用車庫中的數位資源,保存布農族文化的地方特色,無論是族語傳習、八部合音或射耳祭典等資訊,如果藉由社區義工的培訓,先進行教育訓練,再一起從事文化典藏,應當可以讓乏人問津的部落,開展出一番新風貌。

蘇校長的典藏計畫十分立體,她號召社區歌謠班的成員,舉辦布農族歌謠典藏會,全程錄影、錄音,把優美的八部合音記錄起來。同時她要小學裡的孩子,把老人家傳唱的歌謠用漢字翻譯出來,再用生動的彩筆,詮釋出〈刺狐狸洞〉、〈螢火蟲〉等知名的布農童謠。然後透過與花蓮縣數位機會中心和「木田工場」合作,把孩子天真與充滿想像力的圖片,變化成動畫,搭配耆老們的歌聲,整合成活潑有趣的數位出版品。

身為布農族後裔的蘇美琅有驕傲也有焦慮,驕傲的是,小學生對布農族群的認同感已經提升了 ;焦慮的是,孩子們雖然很會唱歌,但不了解歌中的深意,對部落文化也僅是粗淺的認知,一旦主流文化入侵部落,更加速了傳統文化的流逝。

希望在下學期開學時,當電子書製作完成後,布農族的孩童在車庫電腦教室中,能在網路上聽見族人的歌聲,能在電腦上讀到部落的詩歌,更欣賞到自己的繪畫詮釋下的歌謠,會昂然地以身為布農族為榮。

(本專欄每周一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