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期失血量 10元銅板可測量

 |2010.05.24
3773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人體的鐵有百分之七十五存在血液中,國內女性飲食鐵攝取不足,加上生理期失血,使得每一百人就有近十七人缺鐵,專家建議多吃紅鳳菜等鐵含量高的食物,並指出,以十元銅板面積,目測比對用過的衛生棉,就能簡單了解失血量及是否貧血。

台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教授蕭寧馨在「鐵定好幸福」手冊中,採用的生理周期健康評估方式,是以新台幣十元銅板的面積為基準,再估計血跡暈開沾染面積,在長度二十三公分的日用衛生棉或二十八公分的夜用衛生棉上,若有一枚銅板的血跡面積,失血量為一西西。

日用衛生棉沾血九成時、失血約五西西,沾血約三分之二時為四西西、沾血約二分之一時三西西,沾血三分之一時兩西西;夜用衛生棉沾血九成時、失血約十五西西,沾血約三分之二為十西西,沾血約二分之一時六西西,三分之一時三西西。

衛生署立台北醫院副院長、婦產科醫師王炯琅指出,將整個經期使用前與使用後的衛生棉稱重量,計算經期失血量最準確,但實務很難做到;所以銅板目測法是簡便又可行的方式,讓女性了解失血與缺鐵的關係。

王炯琅說,東方女性每次月經失血量約二十五西西;超過八十西西,就是婦科定義的「經血過多」,在這個程度還可以靠飲食補回來,不必特地補充鐵劑;超過一百五十西西,就是貧血,需要找婦產科了解是否有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或其他子宮婦科病變。

蕭寧馨指出,台灣女性飲食鐵攝取不足,再加上月經的失血量,使得女性缺鐵風險是男性的七點七倍,育齡女性每一百人就有近十七人缺鐵,症狀包括:畏寒、疲倦、體力與抵抗力減弱,外觀則常有臉色、唇色、結膜、指甲蒼白情況。

蕭寧馨建議,可多吃每百大卡鐵含量高的食物,例如:鵝蛋、堅果、黑糖、芝麻醬、甜柿、聖女番茄、莧菜、紅鳳菜、山芹菜、黑甜菜、甜豌豆、皇冠菜、澎湖絲瓜、萵苣葉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