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史上「最貴的新股」海普瑞在十日跌停後,十一日再度大幅下挫,到十二日「只」剩人民幣一百四十四點二五元(約台幣六百六十三元),終於失去第一高價股的寶座。沒多久前才「以股為貴」成為大陸首富的創辦人李鋰夫婦,四天內身家縮水超過人民幣百億!首富僅當了六天。
李鋰開創的海普瑞,是大陸唯一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認證的廠商,更是全球最大肝素鈉原料藥供應商。但在他一夜成名前,鮮少有人知道,年輕時的李鋰是在充滿腥臭味的成都肉製品批發市場(肉聯廠)中度過的;海普納當年即是在此,從豬小腸中提煉出最引以為傲的產品肝素鈉。這段淵源,大概連李鋰自己都不想再提吧。
提煉肝素納 領先國際
一九八七年李鋰來到成都市肉聯廠。當年全成都的豬都在此屠宰,由於原材豐富,肉聯廠另闢製藥廠研發那時最熱門的膽紅素,藉此提煉的藥品肝素納來治療血液方面的疾病。李鋰研究的部分,即是如何強化膽紅素提練的純度,看能否達到國家標準局驗定的最高標準。
沒想到李鋰才來此一年,就向藥廠報告說他辦到了;由於李鋰研製的樣品成分和國家標準品完全相同,還一度被認為是作弊-藉由買進標準品來當成自己研製的結果。實際上,他確實找到自己的提煉之道,產品和國家標準品完全不同。
最後,李鋰向國家標準局提供的樣品,不但獲得國家證書肯定,中國膽紅素的標準更藉由他的研究加以修訂。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者聲稱,當時李鋰膽紅素的提練純度,早已領先國際,「他當時獲得四川科技進步二等獎,成果全算在單位頭上。」
不過,李鋰至少獲得「安慰獎」—藥廠為此破例提拔他升為生化研究所所長,還提供他單獨租房的優待。
技術門事件 謠言至今
到了一九九一年左右,李鋰突然從肉聯廠「人間蒸發」。
其實這事有跡可尋。李鋰的提煉技術需保密,實驗全程由他單獨操作;但這項技術既然已經成熟,當時李鋰的領導就質疑,為什麼不盡快把這項技術正式量產?沒多久之後,李鋰就從實驗消失了,而廠內專門為他所配置保險櫃中已變得空空如也,價值近人民幣十萬的膽紅素提煉技術不翼而飛。
人民幣十萬元在九○年代初期是筆巨款,但廠方考慮到對主要領導的不利影響,最後實驗室被打上封條,裝做沒事般的塵封起來,「國有企業有複雜的體制,這事最後不了了之。」
對此,海普瑞藥廠不願具名的高管則回應說,實驗品要正式量產,需要很多方面配合,李鋰離開肉聯廠後,「沒有再染指膽紅素,也未帶走任何東西。」此外,肉聯廠開始不景氣,那時李鋰剛好生病,「於是提出辭職,肉聯廠也同意了。」
非常能吃苦 始終如一
李鋰留給同事們的另一個印象,就是非常能吃苦,他常常把自己關在實驗室,一關一整天。
「他就厲害在肯鑽和堅持。」一九八八年和李鋰一起工作時的同事徐楓岩就形容說,「那時肉聯廠裡常年惡臭,但他從不介意,只埋首研究。沒想到至今還在做跟生化製藥相關的產業。」如今,李鋰的態度一樣沒變,貼身秘書步華海形容他就說:「很專注,非常、非常專注。他還很有理想,而且一直堅持。」
徐楓岩回憶,當時研究所只有四五個技術人員,李鋰比較沉默,但他創新能力強,又急迫地想做出成績,當時的廠長對李鋰刻苦認真的態度印象極佳,只要理由充分,廠長總給予最大的幫助。也因為這樣,「李鋰在廠裡人緣不太好,加上領導器重,難免招人妒忌。」
創建海普瑞 登上股王
過去的一切畢竟是過去了,到一九九八年,李鋰與家人開創立海普瑞,這十二年來共經歷七次股權變動。其中較重要的,是二○○七年九月高盛以四百九十一萬美元進入海普瑞;高盛不止送上錢,還派人進駐,對公司的戰略發展提供很多建議。
海普瑞發展史上,二○○八年美國「百特事件」絕對是最重要轉捩點。當年,病患使用百特的標準肝素藥劑後發生嚴重不良反應,導至十二人死亡。FDA隨後對全球肝素鈉供應商進行檢查,最後FDA公告海普瑞產品零缺陷,海普瑞也一步步攻下美國三大客戶APP、Sanofi-Aventis和Sandoz百分之八十五的產品。
到了二○一○年四月二十三日,當海普瑞首度公布發行價人民幣一百四十八元後,A股史上最貴新股誕生,李鋰、李坦夫婦合計持股二點八八億,身家超過人民幣四百二十六億。李鋰終於不再只是位肝素鈉的專家,他頓時成了中國首富。
新首富橫空出世,媒體報導自然鋪天蓋地襲來,這對極其低調的學者型夫婦,在默默經營海普瑞十二個年頭後,猛然被推到聚光燈下。儘管如此,秘書步華海認為,「李總不認為他是首富,而且覺得那跟他沒什麼關係。他說,『我吃飯還是吃那麼多,該工作就工作,該睡覺就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