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華爾街日報》二十二日預測,在下周一登場的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中,中國可能會在匯率政策上有重大讓步,但中國不可能在會談後就正式宣布。
報導引述美銀美林公司駐香港經濟學家陸挺的話說,下周的對話將讓這項協議進入完成階段。中國將停止讓人民幣事實上釘住美元,轉而與貿易加權的一籃子貨幣連結。他說,這是中國允許人民幣升值前的最後一次重要會議。
陸挺說,中美官員已就人民幣與一籃子貨幣連結的架構達成共識,但還需制定相關細節,例如一次性升值的可能性和幅度,以及未來升值的速度等。
二○○五年七月,北京正式結束人民幣匯率與美元掛鉤時,人民幣曾一次性升值百分之二點一。陸挺說,這回的幅度不太可能如此大,但他不排除北京會允許人民幣小幅升值的可能性。
他說,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的升值速度,才是雙方更關注的焦點。
加拿大皇家銀行駐香港資深策略師傑克遜指出,如果不是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導致歐元對美元匯率重挫,中國可能在四月貿易數據上升之後,就已實施重要的匯率改革。傑克遜認為,中國的最高領導人目前採取觀望策略,以評估債務危機的衝擊,但這樣的觀望比較像是匯改計畫的暫停而非放棄。
他說,北京不太可能在會談剛結束後,就立即宣布任何重要改革,以避免給人是在美國壓力下低頭的印象。現在已經錯過了人民幣升值的機會,不得不等到六月的二十國集團(G20)會議前夕再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