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教師會昨日公布北北基選書成效問卷調查結果,發現高達九成的教師與八成六的學生認為,壓力比以前更大或差不多;另外,針對自辦基測是否有助減少課業壓力,八成以上老師與學生持悲觀看法。
針對教科書選用的問題,大法官會議去年已決議,不受理台北市等八縣市政府提出的教科書「一綱多本」涉違憲釋憲聲請案,教育部並函文要求各縣市政府依「國民教育法」規定行政,讓國中小學有完整的教科書選書權。
教育部此舉不僅符合國民教育精神,亦符合國民教育法規定,因此,各縣市政府應將教科書選用權,回歸國中小校務會議決定,不應逾越法規利用行政權,干預法律賦予國民中小學的權利,甚至透過自行辦理基本學力測驗,讓考試領導教學,甚至破壞考試公平性。
其次,目前不管何項教育政策或制度的改革,往往是由上而下,不僅沒尊重教師專業,也忽略學生需求。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近來有關活化課程與一綱多本選一本的討論,有一個令人詬病之處,即未考慮學生的需求與發展,如此往往徒增學生學習壓力,甚至造成學習困難;所以,應讓教育回歸專業,透過第一線教師對教育現場的觀察與實踐,以學生最大利益下,選擇適合的教科書,保障學生受教權。
北北基為了自辦基測,在一綱多本中選一本,雖然美其名減輕家長負擔,但教師與家長還是會從各版本尋求差異,設法讓學生精熟各版本的差異,不可能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北北基下周就要進行選書作業,呼籲應暫停進行溝通,待消除疑慮後再選書。
陳常慧(台北市/博士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