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炭回饋社會 真正台灣之光

健次(北縣新店/文字工作者) |2010.05.17
615觀看次
字級

台灣學子在全球規模最大的中學生科學競賽「英特爾國際科技展覽競賽」,拿下七座獎項,在參賽五十五國傲視群倫,堪稱台灣之光。

其實,不光是英特爾科展,其他像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發明比賽等各種世界性的腦力競賽,台灣選手總是能贏得好成績。

然而,那又如何?

台灣從來不缺頂尖的世界級人才,看看歷來中央研究院的研究員、院士,電子業大老闆、政府的執政團隊的學經歷等,那一個不是功名赫赫、成就傲人?

這些優秀的頂尖人才,在專業成就上的確很優秀,但品格操守如何?為何掌權者常陷入弊案;世界級手機的代工廠是血汗工廠,老闆卻毫不在意…,當台灣的頂尖人才還沒成才時,社會投資了大量的資源在這些頂尖人才身上,如今是否貢獻一己所長回饋社會?

從台灣所得M型化、勞動階級薪資停滯、派遣等非典型勞動力不斷增加、失業率不斷增加、高風險家庭不斷增加等,庶民生活愈來愈苦,有錢人卻愈來愈奢豪的兩極化現象來看,台灣富裕階層似乎只在乎自己能否繼續頂尖,不願把資源與需要的人分享,不在意自己是否能成為幫助別人的人,能否拉同胞一把。

反倒是不少小人物能力雖然薄弱,卻願意傾其所有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做了為官者應該做卻沒做的事,這或許是為什麼大家對台東「愛心菜販」陳樹菊由衷的欽佩,卻對檯面上大人物厭惡的原因。

我們的教育何時能落實不拋棄任何人,不將資源集中在少數精英學生身上,建立讓所有的孩子都能擁有良好學習成效,縱然才能不是頂尖,也能被引導發展其他專長,學得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長的制度?

歌頌台灣之光毋寧是錦上添花,社會需要的是雪中送炭,像陳樹菊那樣樂意扮演送炭者,而非送花者的人,社會唯有送炭者愈多,有能者提攜不足者,有餘者幫助缺乏者,才能不斷向上發展、富庶安康。

健次(北縣新店/文字工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