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念看世間》用微笑給予他人 人緣自然好

郭書宏 |2010.05.17
1294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書宏專題報導】人類是群居的動物,不能離開群眾而獨立生存,尤其在全球化盛行的今日,地球村的居民關係更為縝密,離群索居益加困難,因此坊間也出現許多教導經營人際關係的課程,顯示人我關係互動的重要性。

宗教本質以「人」為出發點,對人我互動問題亦多所著墨,本周的《轉念看世間》專題,特別邀請元亨寺台北講堂澈定法師,及天主教嘉義教區鍾安住主教,探討人際關係的培養,進而打開彼此心房,創造好的因緣,經營出和諧的人際關係。

要如何擁有好人緣呢?

澈定法師:擁有好人緣是待人處世的第一步,人緣好,做事往往能一帆風順;人緣不好,縱使有滿腔抱負與學問,阻礙還是很多。擁有好人緣首先要發自內心展現笑容,予人親切溫暖的感受,最重要的是心懷一顆慈祥的心,主動關心別人,以智慧體貼別人且面面俱到,自然容易獲得別人認同與親近。

我曾經幾次造訪佛光山,印象深刻的是客堂知客師待人的熱忱,主動關心來山的每個人,並予以適切協助,這種發自內心的誠意,不但讓人有「回家」的感受,無形中也拉近人與人間的距離。

鍾安住主教:人性是本善的,擁有好人緣的特質也在此,時代雜誌票選百大具影響力人物,台東賣菜婦人陳樹菊名列其中,正因她將辛苦攢來的零錢,用以行善奉獻,如此以愛服務他人的行為,不但廣受各界讚許,許多人也紛紛到陳樹菊的菜攤光顧,甚至要求簽名、合照,因此,待人處世凡事以「愛」與「善」為出發點,讓人感受被愛的溫馨,自然能獲得大眾肯定。

如何對待別人,才能獲得和諧的人際關係呢?(包括親子、夫妻、朋友、職場、師生之間等)

澈定法師:現代人講求各種關係經營,彼此能和諧是再好不過了,要知道今世能與之相處,彼此就是有緣分,正所謂「有緣千里來相會」,因此善盡每一個角色的本分,並學習相互包容與尊重。

以親子關係來說,家長要多關心且多提拔孩子,使之獨立、成熟;夫妻間互相尊重與信任,主內、外的職責分工且合作,共為擁護一個家而努力;朋友間要以信任為基礎,彼此關懷與勸言,以直心作道場;職場上長官多提拔、關心下屬,員工自然忠於職責;為人師者發揮傳道、授業、解惑的良能,學生則要尊師重道,並善盡學習的本分。

鍾安住主教:和諧的人際關係始從「五倫」做起,其根本精神還是回歸到「善」,在人我互動中秉持無私大愛,多為別人著想,多替他人服務,終能達到「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境界。

透過宗教的修持,有助於改善人際關係嗎?又是哪些途徑呢?

澈定法師:修行是修正人們不良的習氣,諸如:貪、瞋、痴、慢、疑等五毒,達到內心的清靜與法喜,內心法喜充滿,自然相由心生,逢人臉帶微笑,加上自身端正的行為舉止,周邊的朋友也會樂於親近。

佛教基本精神為慈、悲、喜、捨,擁有慈悲為懷、樂於助人的特質,等同擁有好人緣,建議大家平日可多親近正信的道場,參與法會共修、佛學講座,且深入經典進而實踐,也就是以聞、思、修的次第,最終達到戒、定、慧的境界。

鍾安住主教:人與人間的相處應秉持「付出無所求」的精神,致力實踐耶穌愛世人的精神,像是去年八八風災阿里山災情嚴重,許多受災民眾內心慌恐,嘉義地區的天主教義工帶著眾人愛心上山,除給予物資補給,更以詩歌、祈禱等方式陪伴,不但串連許多陌生的心,也證明用愛主動付出,是消弭人我界限最好的方式



鍾安住主教簡介:

.現任天主教嘉義教區主教、輔仁大學全人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曾任天主教台北總教區輔理主教、輔仁大學校牧、天主教澎湖地區主教代表

.座右銘:

常常喜樂,時時祈禱,事事感謝。

澈定法師簡介:

.現任元亨寺台北講堂當家師、元亨寺佛研所所長、鼓岩世界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曾任元亨寺慈仁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美國西來大學總務

.座右銘:

慈悲無障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