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自我設限的四大錯誤認知

王乾任 |2010.05.16
1707觀看次
字級

基本上,這本小書裡中文版大量的名人推薦,乃至小書本身的故作神秘的前言與結論都可以忽略不看,一點也沒關係,只要抓住第二到五章所談的四項協定的核心論點就夠了,這是人性自我設限的四大框架的扭正,只要好好迴避錯謬盲點,建立新的行動及言語,思考習慣,人生很快就能有相當大的轉變。

人生來時雖似白紙一張,卻因社會化過程,不知覺間被灌輸了許多偏見與錯誤的價值觀,甚至被自以為是正確評量世界的尺度,而不自知。人性是有很多弱點和錯誤的制約反應,必須在成長過程中透過閱讀,反思,生活實踐的犯錯體會問題出處,再引入正確的修改辦法。

甚麼都覺沒問題的人往往是問題最大的人,把自己的標準當作世界的標準更是惹出大麻煩最常見的原因。人性中有很多光靠自己看不見的盲點,必須引入外力來引導自己改變。遺憾的是,強調個人主義與自我中心的自我感覺良好,讓現代人越來越難以接收他人的意見以修改自己的錯誤,甚至放縱自己只接受那些對自己有好處的特定言論,因而不自覺間陷入一種以自我為中心,以自我為標準,正義卻狹隘、錯謬的思考模式。

梅桂爾‧魯伊茲假託介紹一種托爾特克人之認知識界的模式,來談論影響人性建構認知框架的四大協定之錯謬,並試圖引入修正錯謬協定的新協定,是《讓心自由》一書最核心且最有價值的部分。

負面言語的紛爭

第一項錯誤協定是「負面的言語」。人們經常不自覺地將負面的言語掛在嘴上,負面言語裡充滿著攻擊、挑釁、紛爭……等人性的黑暗面,看看網路上對於新聞事件的評論,不難發現許多人都被負面言語的錯誤協定所制約,進而直接或間接破壞了生活而不自覺。

負面言語的力量非常強大,所謂的咒語,其實就是以特定的言辭和某種概念綁在一起,讓人被其所制約的力量,社會心理學裡有一個自我實踐預言,指的就是當一個人相信自己所說的話時,最後其所說的話就真的會實踐,因而習慣負面表列思想與情緒的人,最後很可能落入負面世界的深淵之中,除非我們能以純正的言語替換之,否則我們可能真的相信負面言語所建構的世界觀,讓自己陷入一種追逐紛爭與相互指控的黑暗權勢中。

那麼,甚麼是純正的言語,簡單來說,就是沒有罪惡,充滿愛與良善的言語,不以言語和人或自己作對,以言語成就人而非攻擊人,聽到負面指控的言語不隨便輕信,不講人閒話,不以言語互相咒詛、責罵、傷害。

主觀的錯誤認知

第二項錯誤的認知協定是主觀。人常常不自覺地將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經驗放大,並以此作為解釋世界的認知基準。主觀意識過強的人,不但認為世界是繞著他轉,也認為所有人的言行舉止都是針對他而來,因而容易將發生在其身邊的事情給個人化。個人化的元兇就是自我中心,但其實,世界並非以你為中心而運轉,世界是一個舞台,讓所有的行動者自由地在此交流互動,所有的事情發生都有其意義,但卻沒有個人針對性,只是人與人/事與事相逢邂逅之後必然發生的一些因緣和合,若太過主觀且個人化的解讀發生的事情,很難不被其好惡所影響。

無論別人怎麼想怎麼看怎麼行動,都只是反映別人當下的心境,千萬不要將其個人化解讀,不需去相信別人對你的稱讚,也不需接受別人對你的批判,別人說的也許對也許錯,太過在意只會讓自己陷入痛苦之中,拒絕評論,也不需他人的認同來肯定自己,客觀地面對世界所發生的一切,他人的言語或行為就不會成為傷害你的兇器。

預設立場的解讀

第三項錯誤的認知協定。是從自己的預設立場解讀世界,自作假設是人常犯的錯誤,也是偏見與刻板印象的主要來源,我們往往不加證實就將自己內心的假設當作真實,並用於解釋世界,無端地對人進行讚美或批評,也無端地引來紛爭。

媒體上的八卦新聞乃至人際間的閒言閒語,倚賴的就是自作假設,創造莫須有的立論來評論他人,甚至認為自己毫無實據的立論才是真實的,當事人提出的實據反而是不可信的。以假設看待世界的人,往往落入一種虛妄的主觀之中,被負面情緒和論點所綑綁而不自知。

避免自作假設的方法,不是找證據支持自己的言論(那可能患了先有理論再找資料的錯誤),而是開口詢問,以提問取代自問自答,審慎的思考一個好問題,向知道答案的人尋求幫助,比尋找廉價的方便答案來得更為貼近真實。

人際關係中的許多錯誤也都犯在自作假設上,例如認為你是我的親密愛人就應該知道我內心在想什麼,不需要我多費口舌說明,沒有求證就自以為別人喜歡或討厭自己……自作假設自己給了自己一個虛假的解答,取代了原本應該進行的交流互動,把人封進一種錯謬的主觀與自大裡,扭曲了一個人看待世界的態度。自作假設的前提,是我們相信這個世界上的人都和我們擁有一樣的價值觀與思考方式,但實際上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必須實際溝通才能知道對方在想甚麼。

光說不練的習慣

第四個錯誤的認知協定是光說不練。許多時候,人之所以無法改變,不是因為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而是不願起而行。改變其實很簡單,不需要懂一堆大道理,只要願意起身行動,從今時今日的當下,改掉壞的老的錯誤的習慣,建立新的好的正確的習慣,一點一滴地在生活中實踐好的拋棄壞的,改變很快就會發生了。

改變自己最重要的是隨時隨地全力以赴,不給自己的錯誤留餘地,不替自己找尋犯錯失敗後可能需要的藉口,去做去行動,讓行動先於思考,樂在其中,接受行動中改變中的自己,擁抱全新的自己。失敗了就重新再來,不給任何失敗找理由或停頓的藉口,不斷努力直到成功為止。

只要改掉錯誤的認知協定,以正確的認知協定代換,人生就能邁向覺悟之道,你就能成為很不一樣的新人,不再被老我被黑暗被負面力量所綑綁,成日陷入紛爭與怨恨之中無法自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