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最近一個半月,大陸接連發生多起校園凶殺案,這麼密集的以幼兒為傷害目標的暴力行為,在全世界非常少見,各界在關注大陸校園安全的同時,不禁要問:中國究竟怎麼了?專家說,社會不公、貧富差距擴大及人權等因素是根本原因,必須對症下藥。
大陸從三月以來,已經發生六宗校園血案,致近百人傷亡。雖然中國教育部上月成立一個緊急小組,加強中小學校和大學校園的安全防範,但還是無法阻止襲擊事件發生。
《香港文匯報》分析,大陸三十餘年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成就顯著,但在物資財富迅速成長的同時,出現社會貧富懸殊,兩極分化;經濟繁榮的同時也出現社會道德淪喪、精神萎靡和理想迷失等問題,加上市場經濟所要求的法制不健全,公平正義的不足等,造成病態的社會現象和病態的人。
分析認為,校園血案並非簡單的刑事案,而是社會疾病的反映;社會疾病,需要整體施治,否則警察進駐校園也將成效不彰,因為當孩子離開校園,也要面對同樣的安全問題。
《美國之音》報導也指出,許多學者認為貧富差距不斷加大,及尋求司法正義的民眾不斷受挫,是出現襲擊事件的原因。
北京理工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胡星斗認為,這些暴力事件是一些人出於絕望而尋求報復的行動,這種襲擊被稱為「社會報復」的新現象。
胡星斗觀察指出,這些暴力事件一方面反映中國弱勢群體和底層民眾,他們的申冤權、陳情等權力沒有得到保障;第二方面,反映一些底層人物報復社會的心態,他們報復社會卻是選擇更弱者來報復,表明這些人的殘忍和懦弱。
胡星斗說,一些襲擊是模仿式事件,並且隨著貧富差距的逐漸增大,可能還會增多。
包括胡星斗在內的專家認為,政府如果想要制止暴力事件,就應該著手解決貧富不均問題,並改善人權與民權,縮小貧富差距,進行政治體制改革,改善官民關係,要讓人民的氣有地方發洩。
大陸校園血案一覽
3月23日,福建南平醫生鄭民生,在南平實驗小學門外狂刺小學生,造成8死5傷。
4月12日,廣西合浦縣西鎮小學門前,一名精神病患在小學生放學途中追砍,2死5傷。
4月28日,廣東雷州一名農村教師,闖進小學亂砍濫殺,19人受傷。
4月29日,歹徒徐玉元闖進江蘇省泰興鎮中心幼兒園行凶,殺傷32人,其中5重傷2生命垂危。
4月30日,男子王永來闖入山東省濰坊市尚莊小學,用鐵錘打傷5名學生後自焚。
5月12日,陝西省南鄭縣林場村幼兒園遭吳煥民持菜刀闖入,殺死7名學童和2名教師,同時造成11人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