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蘭州大學教授陳全功等人利用GIS(地理資訊系統)的數位評估,已完成中國南北分界帶分布圖,首次為中國南北分界明確訂出定量、定位結果。
《中通社》報導,分布圖顯示,中國南北分界具有自然(氣候、地理)和人文的綜合屬性,分界帶涉及四川、甘肅、陜西、湖北、河南、安徽、江蘇等七個省一百三十個縣(市),最窄處約二十六點四二公里,最寬處約一百九十五點四一公里,西起四川省平武縣境,東至江蘇省射陽縣海濱,總長度約一千六百六十六點二八公里。
中國「北方」與「南方」的稱謂來源已久。在中國人心目中,南方與北方的分界似乎應當是在江淮(長江與淮河)之間。一九○八年,中國地學會首任會長張相文從自然地理分區的角度出發,首次提出「北嶺淮水」為中國南北分界線。不過,許多學者認為,「秦嶺、淮河」應是中國南北地理氣候分界帶,此帶的南北,自然條件、地理風貌等都明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