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英國六日舉行國會大選,陷入膠著的最新民調顯示,這場三十年來競爭最激烈的一戰可能改寫英國政治史,極可能出現一九七四年以來首次無絕對多數席位的「懸浮國會」,籌組聯合政府的機會非常高。
陷入苦戰的執政工黨首相布朗坦承,失言風波讓他付出慘痛代價,不但飽受各界圍剿,主流媒體《泰晤士報》及《衛報》在一日竟不約而同宣布放棄支持工黨的立場;而自由派的《經濟學人》雜誌公開支持保守黨,《金融時報》隨後也表態支持,再加上經濟陷入六十年來最嚴重衰退,執政十三年的工黨選情面臨雪上加霜。
民調剩24% 工黨打棄保牌
《每日郵報》最新民調指出,工黨支持率只剩下百分之二十四,明顯落後保守黨的百分之三十四,和自民黨的百分之三十三;其他媒體的民調,同樣是保守黨遙遙領先。Ipsos MORI為路透進行的民調,首次顯示保守黨可能以兩席之差取得過半數席次;與二○○五年大選相較,工黨選區只要有百分之七倒向保守黨,即可變天。
以小黨之姿在民調竄起突圍的自由民主黨,可能成為左右政權的關鍵少數;棄保效應因此出現,工黨要支持者在保守黨、自民黨兩強相爭的選區中,「策略性投票」投給自民黨,阻止保守黨取得政權。
13年執政 選民大喊夠了
工黨執政十三年,英國面臨最冗長的經濟衰退,通膨居高不下,生計問題成工黨最大敗筆。許多支持選民感到既憤怒又失望。在藝文工作者丹尼斯說,「工黨推不動政策了,也看不出人才。最重要的是,我不想再讓布朗執政。」,許多人直言,「該給保守黨重新執政的機會。」
最大在野保守黨喊出「改變」口號,呼應百分之七十五思變的選民,但對厭倦工黨的人未必認同保守黨。有律師坦承,他覺得工黨「疲憊不堪」,但對保守黨又不信賴,「真是看不到亮光的大選。」長期支持工黨的醫生約翰對工黨極其不滿,但「如果你不認為那政黨或候選人好,最佳的方式,就是跟一個比較熟悉的魔鬼打交道。」
呆板首相 失言雪上加霜
首次舉辦的選前電視辯論會中,陰沉呆板的布朗,與充滿領袖魅力的年輕對手卡麥隆和克萊格相較,總顯得左支右絀。
布朗接受《每日電訊報》訪問時坦承,先前拜票時,批評女選民卻被媒體全都錄的事件,讓他付出慘重代價。這次失言風波會不會成為壓垮布朗的最後一根稻草,答案即將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