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桃園訊】五十歲那年突然興起作畫念頭、無師自通的已故畫家洪通,被視為「素人畫家」。即日起至二十三日在桃園縣文化局展出「原鄉美學‧洪通的異想幻境」,展出洪通生前上百幅遺作。
曾經是相當有名氣的傳奇人物洪通,從「乩童轉為作畫」的過程,更具有神秘色彩。
藝術家陸蓉之說,洪通出生貧苦,靠著打零工、捕魚,甚至當乩童過活,五十歲那年,他突然興起作畫的想法,便專心創作。在鄰居眼中,洪通既瘋又傻,終日不是關在小房間內作畫,就是在附近田地自言自語,創作的作品沒人能理解,也沒人想理解。
洪通的畫作直到一九七二年展出時,受到藝文界注意,名氣大增;一九七六年辦展時人潮絡繹不絕,但洪通卻無法適應人生轉變,仍終日在畫室中創作。
陸蓉之說,洪通不認識字,他的畫作中充滿圖騰、文字、線條、色彩、臉譜各種結合,但是組合起來的元素卻呈現協調與美感,具有高度延伸性。
一九八七年洪通過世,享年六十八歲,留下三百一十二幅畫作與數本水彩素描。洪通「無師自通」的樸素藝術畫風,被視為素人畫家的代表。
陸蓉之說,現在國內興起梵谷、莫內風潮,希望透過這個畫展能讓國人重新審視,屬於台灣風格的畫風,也讓創作者重新找尋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