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句語譯
倘若菩薩想要成就清淨的佛土,就應當先清淨自己的心;隨著自己的心清淨了,那麼佛土自然也就跟著清淨了。
經句出處
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隨意調伏,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迴向;隨其迴向,則有方便;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隨佛土淨,則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佛國品第一〉
經句的智慧
這裡談的是菩薩成就佛土清淨的次第。闡明淨土之成立首重在心,心淨是一切淨的根本。由直心(正信的心)、發行(實踐)、深心(精進心)、意調伏(調伏煩惱)、如說行(如佛說的行為)、迴向(趣向佛道)、方便(善巧方便)、成就眾生、佛土淨、法淨、智慧淨、心淨而一切功德淨。
《金剛經》裡講「應如是降伏其心」,便在強調心念的重要,不生起妄想。法界唯心,萬法唯識,因此可知淨土的顯現是與心識相應的。
培養正念的內觀智慧來觀察自身,發現煩惱痛苦的緣起,去除妄想心、分別心,明白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讓心是清淨、不散亂的,使內外的身心都進入到心物合一的境界,解脫之道,就在自身,何需外求呢?
隨喜思惟讀經句
《雜阿含經》中說:「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
蘇軾與佛印禪師兩人交情甚篤,時常論辯佛法與禪理。有一次,蘇軾心血來潮去拜訪佛印,聊著聊著,便與佛印相對禪坐了起來。
一會兒,蘇軾自覺坐禪頗有境地,就問佛印禪師道:「你瞧,我坐在這兒像什麼?」
佛印禪師認真打量了蘇軾後,笑答:「我看你就像一尊佛。」蘇軾聽了,心裡很是得意。
這時,佛印禪師也反問蘇軾:「那你看看我像什麼呢?」
由於蘇軾每次與佛印禪師談禪理,老是被佛印占盡上風,於是蘇軾心生一計,想捉弄他,就故意回答:「我看啊,你像一坨牛糞。」
佛印禪師聽後微笑不語。蘇軾心想:「這次換我讓你啞口無言了吧!」便滿心歡喜回去,一到家中,蘇軾迫不及待向蘇小妹炫耀自己頭一回贏了佛印禪師的點滴。
聰明的蘇小妹聽完後,對他說:「唉,這回你還是輸給了佛印禪師!」蘇軾大惑不解,蘇小妹於是搖著頭說:「佛印禪師說看你像尊佛,是因為他心中有佛,看什麼都是佛,可是你心中只有牛糞,所以看什麼都是牛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