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一詞,已經很久沒有在現代社會出現了。古人常以君子的標準來衡量人,父母師長也常以「作為一個謙謙君子」來敦促子弟,「君子」所須具備的諸多美德,更是要耳提面命,從小培養起。
可惜到了如今,君子倒成了稀有品種了。《論語》中所說「溫良恭儉讓」的君子,是具有寬大的胸懷,他體恤人、不計舊惡,不因為一時的情緒而將雙方逼到死角,永遠給自己和他人留下適度的空間。
即使無奈之下與人斷絕往來時,也一定不會對朋友惡言相向,也不會在人前人後詆毀對方。
老一輩的人常說:「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人跟人之間,並沒有永遠的敵人,時空環境的轉變價值觀也跟著不同,當年爭得面紅耳赤、誓言老死不相往來的「大事」,經過歲月與智慧的洗禮,也許會變得微不足道。而往日的情誼會隨著時光流逝而愈顯珍貴,如果吵架時把話說絕了,或是口出惡言傷害了對方,這份情誼可就回天乏術了。
做個君子吧!記得話到嘴邊時先稍作思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