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神童莫札特的天籟創作

文圖/高談文化.華滋出版 |2010.05.07
1061觀看次
字級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這首歌謠對你來說一定不陌生,它的原創者正是才華洋溢的莫札特。

不過這首曲子原先和星星並沒什麼關係,它是一首獻給母親的曲子,原名為〈媽媽,請聽我說〉。但如果我們把莫札特比擬為天上最閃亮的一顆星,倒是一點也不為過。

一七五六年一月二十七日,莫札特誕生於奧地利的薩爾斯堡,父親是薩爾斯堡大主教宮廷的小提琴手兼代理首席樂師,他開啟了莫札特的音樂天賦,一七六二年開始,更帶著年僅六歲的莫札特與姊姊,赴歐陸各地展開巡迴演奏之旅,期間歷經十一年之久,莫札特「音樂神童」的美名因此不脛而走。

多元共融的魔笛之音

在那個年代,「歌劇」是一種受歡迎而普遍的音樂形式。莫札特在歌劇的創作上成果耀眼,作品有《費加洛的婚禮》、《唐‧喬望尼》、《女人皆如此》、《後宮誘逃》與《魔笛》等。其中《費加洛的婚禮》是一齣兼具深度的諧歌劇,它呈現出人們面對愛情時的歡樂與痛苦,劇中輕快的劇情發展、幽默的手法、優美的旋律及明朗的重唱表現,使其廣受歡迎。

而《魔笛》是他生命中最後一部歌劇作品。在此劇裡,莫札特使用了多樣風格的曲式,包括民謠色彩的曲風、傳統歌劇中的花腔抒情調、詼諧的重唱與莊嚴的大合唱,這些極具生命力的音樂,曲式清晰明朗,並以其巧妙的安排,讓全劇在多樣的曲風中仍保有音樂上的統一性,堪稱是一部兼顧戲劇張力與音樂內涵的佳作。

繽紛燦爛的音樂火花

莫札特在短短三十六年的生命中,留下了近千首的創作,除了歌劇外,還有交響曲、協奏曲、室內樂、鋼琴曲及各類聲樂曲,他在每一個領域裡都留下了令人激賞的傑作。

一七八八年,莫札特在兩個月內完成了偉大的三首交響曲:《降E大調交響曲》、《g小調交響曲》及《C大調交響曲》(又名《朱彼特交響曲》),這三首交響曲各有巧妙之處,在旋律的鋪陳上極為精緻完美,主題皆鮮明突出,堪稱是莫札特晚年最成熟的作品。

其中《C大調交響曲》完全顯露出作者純真、樂觀的性格,雄偉莊嚴的旋律貫穿全曲,對位法和加蘭特風格交替出現於曲中,最後一個樂章則用奏鳴曲式寫成,以神采飛揚的姿態永留樂迷心中。

畫上休止符的《安魂曲》

莫札特最後一首作品《安魂曲》,是舉行追思儀式所用的音樂,相傳莫札特是受一位灰衣使者所託而寫作此曲,但他此時已貧病交加,虛弱地在病榻前燃燒生命的餘燼,只勉強寫下其中的四重唱「至慈耶穌」與「落淚之日」後,便撒手人寰了。此曲未完成的部分後來由莫札特的學生和宮廷作曲家補齊。

莫札特和海頓開啟了古典樂派的新風格,特別是莫札特的音樂,將吸收自不同地區的曲風融合而成一新的樣貌,最後以最簡單的音符,輕輕打動人們心扉。

他音樂裡的純淨、優美、歡樂和靈巧,讓聽眾享受在樂音的洗禮裡,所有塵世的繁瑣喧鬧都得以洗滌一空,只留下最接近天堂的漂亮旋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