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雲禪寺大陀羅尼寶殿供奉的譗具足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豃,高達十公尺,是北部地區罕見的巨型室內供佛。記者郭書宏攝
【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曾造訪台北觀音山的民眾,相信對凌雲禪寺並不陌生,但卻鮮少人知道凌雲禪寺曾被譽為台灣佛教「四大重鎮」,且供奉北部罕見的巨型千手觀音,依陡峭山壁而建,擁有絕佳視野,還能不時發現大冠鷲蹤影。
位於觀音山內巖的凌雲禪寺,開山於清朝嘉慶年間,至今已有二、三百年的歷史,今日所見的恢弘建築建於一九四○年,正殿立面採洋樓融合中國宮殿式,占地近萬坪,規模宏大雄偉可見一斑。
凌雲禪寺自本圓法師接任住持後,為培養佛門僧才,於一九二三年舉辦傳戒大會;凌雲禪寺秉持清修道風,加上為宣揚佛教而印贈經典,舉辦禪修會、授戒會等活動,曾是台灣名勝八景之一,與基隆靈泉寺、苗栗法雲寺、台南開元寺並稱「台灣早年四大佛教勝地」。
而位於觀音山的凌雲禪寺,其大陀羅尼寶殿供奉的正是「具足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這座觀音像出於雕塑家楊柏林之手,以銅材塑造,數以千計的手印、法器及佛手與佛眼,令人嘆為觀止,加上佛像高達十公尺,是北部地區罕見的巨型室內供佛。
凌雲禪寺除是宗教清修之地外,同時也是許多登山客登上山頂的路線之一,佛寺周圍還有開山院、楞巖閣、觀月台、達摩洞、拾得庵、寒山岩等風景名勝。
受早年日治時期影響,凌雲禪寺各旁殿牆壁仍保有日式風格的壁畫,而在禪寺後方步道至今亦留存日治時代創作的五尊石觀音,民眾可在禮佛之餘,順道欣賞早年日本石雕家質樸的雕刻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