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第四十三屆美國「休斯頓國際影展」十七日晚間舉行頒獎典禮,代表台灣參展的五部紀錄片,在四千五百多部參展影片的激烈競爭下,大放異彩,全部榮獲象徵最高榮譽的「白金牌獎」。
「休斯頓影展」是美國最具歷史規模的影展之一,與「舊金山影展」和「紐約影展」並列美國三大國際影展。今年共有來自三十三個國家,四千五百多部作品參賽。由行政院新聞局報名參展的四部、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報名參展一部,結果全部分別獲得各參展項目的第一名。
新聞局參展的紀錄片是《傳統遇上現代:台灣音樂新活力》、《台灣創意基因》、《台灣對外推廣華語文教學》和《台灣,不寂寞》;以及墾風管處與尖端公司共同製作的《遠方來的故事》。
十七日晚間在休斯頓文藝復興大飯店舉行頒獎典禮,來自全球的影藝界人士六百人參加。中華民國駐休斯頓台灣經濟文化辦事處新聞組組長李大塊應邀出席,並代表台灣上台領獎。
「休斯頓國際影展」每個比賽項目都頒發「白金牌獎」、「金牌獎」、「銀牌獎」及「銅牌獎」。台灣參展五部紀錄片全部贏得「白金牌獎」,成為本屆影展的大贏家。
李大塊表示,台灣參賽的五部影片贏得評審青睞,顯示台灣紀錄片製作水準與內涵,已與世界緊密接軌。這些紀錄片生動地介紹台灣對中華文化的保存及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同時展示台灣文化與科技產業的創意。
《傳統遇上現代:台灣音樂新活力》介紹台灣音樂結合多元文化,讓傳統的原住民歌謠和歌仔戲,變成時髦的搖滾舞曲。
《台灣創意基因》敘述台灣產業將藝術融入科技,創造出無限商機。
《台灣對外推廣華語文教學》主要描述台灣保有最完整的中華文化,人民熱情友善、文化豐富多元,是外國人學習華語最理想的地方。
《台灣,不寂寞》介紹台灣政府與民眾透過醫療、科技與人道援助的經驗與技術,回饋國際社會的故事。
《遠方來的故事》是描述候鳥為了傳宗接代,不畏艱難,不遠千里地飛到墾丁,找尋可以安身立命地方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