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現幫演講 讓你正確認識愛滋

李祖翔 |2010.04.17
4720觀看次
字級

前言
針扎孩童的社會案件又出現了,只要類似報導出現,就會聯想到針頭上是不是有血?會不會感染愛滋?也開始有人問,為什麼愛滋病患都這麼憤世?協助宣導愛滋病防制與治療的公益團體感慨社會對愛滋病友的接受度太低,而且多數人認為,病友所以感染愛滋,都是他們咎由自取。本周公益版希望藉愛滋病友的感受,讓社會認識他們的不安與惶恐,並對愛滋病多點了解與重視。


為了阻止愛滋病在台灣擴散,設立一個愛滋病防治平台,台灣紅絲帶基金會誕生了,基金會並成立「愛現幫」,邀請願意振作或體悟對愛滋病認識不足將造成人生難以彌補的傷害的愛滋病友,加入愛滋病友現身講談心路歷程的組織,全台巡迴演講,演講對象包括中小學生、毒癮患者、同志和愛滋病友。
惜惜 失丈夫勤宣導
「愛現幫」有三位老師,是演講的主力,其中有位綽號叫「惜惜」的老師。近五十歲的惜惜老師,與愛滋病僅一「念」之隔,千鈞一髮,說來令人心跳加速。惜惜老師結婚後,發現先生身體變得很差、容易發燒、皮膚癢痛,起初她為先生去中藥店抓補身體的藥,卻不見好轉,西醫師則說是肺結核,要住院十四天觀察。
誰知兩個星期後病況更差,醫生要求驗血,並作HIV愛滋病毒檢驗,惜惜生氣地大叫:「我們都是正經人!」言下之意是,兩人感情融洽,不可能有婚姻之外的危險性行為。為了證明夫妻清白,願意接受檢查,檢查結果卻是先生染上愛滋了。原來在婚前,先生都是靠買春解欲,他也以為只要固定對象就沒事——後來證明,性行為不但該專一,而且要安全。
先生的愛滋病已進入末期,「病發的時期」,當時兩人才邁入四十歲。惜惜坦言,她不怨先生,而且每次看到醫生要制住丈夫,撬牙作醫療行為的時候,她就難過到掉淚,一直痛苦了三個月,丈夫走了。而她因為怕養不起小孩,進行性行為都做好防護措施,才沒有被傳染,免於一死,「原來我曾數度與愛滋擦肩而過!」大難不死後,她決定加入愛現幫,四處演講,宣導愛滋防制的重要,避免有人將來遺憾,因為若及早被發現、治療,病友就能挽回人生。
吉米 面對病談心境
吉米老師的人生也因為愛滋的出現,從天堂落入地獄。由於事業有成,吉米的生活少不得酒店應酬。結婚後,有了小孩,小孩已兩、三歲,正是最可愛的年紀。有次他去看牙,醫生不小心在作針扎的時候扎到自己,於是提議彼此去作檢查,確保大家是健康的,誰知道檢驗結果,吉米有愛滋,他倆都哭了;因為一個醫療失誤動作,決定了兩個事業有成的人的未來。
吉米也很沮喪,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什麼情況下染上愛滋,但他的確被宣判終身與愛滋當朋友了,極度焦慮的他,與害怕到快暈倒的太太,都在緊張太太和孩子的檢查結果,當他看見小孩子被醫護人員插上長長的管子,抽取一大管血的時候,他當下只有一個悲痛的念頭:「我做了什麼,竟然禍延子孫?」那時他已有了全家自殺的打算。
所幸妻、子呈現陰性反應,本該大聲歡呼的吉米,卻再次像被宣判死刑一樣,因為太太提出離婚的要求。一向認為自己與愛滋無緣的吉米,沒想過有天與愛滋這麼靠近,所以他並不了解得到愛滋病有什麼後果,只知道像癌症一樣難對付,而且會早死,於是他將所有財產都給了太太,決心獨自死去,但接受治療至今,不僅沒死,還和惜惜老師一樣,到處巡迴演講。
韓老師 學佛支撐求生
而韓老師一樣從信仰與演講中找到生命的價值。韓老師是男同志,等他確定自己是愛滋病友的時候,皮膚已經潰爛、牙也掉光了,可是他才四十出頭,好在得到基金會幫助,透過服藥,提高免疫力、降低病毒傷害。他的意志堅強,因為每天要吃十二顆長寬為一點八和零點八公分的大藥丸,副作用有暈眩、嘔吐、失禁、胃痛,還有像柏油味的藥水,每次味道散去就又要吃下一次了。
韓老師原本要在安養中心度過餘生,因為他受夠了親友知道他是愛滋病友的嘴臉,但安養中心天天有人往生,他非常害怕,好在唯一不放棄他的姊姊,帶他一起去學佛,找到生命存在的意義,所以他能持續吃可怕的藥十幾年,穩定病情,沒有選擇自生自滅,也能和其他老師巡迴演講,用親身經歷讓大家了解愛滋,他們都說:「如果我們能早點認識愛滋病,就能更早接受或帶摯愛去治療,也會注意預防的重要!」希望未來沒有人再跟愛滋相遇。
愛滋病從會傳染給他人的三個月空窗期,到可被檢驗出為期十至二十年的潛伏期,最後是免疫力低落,各種疾病會因此加重數倍的發病期,每一種時期都有特定的症狀與治療方式,紅絲帶基金會除了宣導與預防,成立愛現幫以外,還招募同志及對愛滋病議題有興趣的人,加入義工行列,讓社會大眾對愛滋有更深的了解,「認識愛滋病,為了自己,也為了可能被傳染的親友。」台灣的愛滋觀念與病友關懷,需要更多人關心,以避免感染者在無助、徬徨的情況下,以為自己沒救了,被社會放棄了,轉而傷害無辜的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