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本經】當義工有收穫 陳淑麗學會跟家人溝通

張雅雯 |2010.04.21
1642觀看次
字級

茹素、學瑜伽、做公益,身心靈力行環保,與媽媽同住,善用溝通技巧化解衝突。

從知名模特兒轉變成終生義工,常有人用洗盡鉛華形容陳淑麗二十多年來的轉變,不過,她更喜歡用「環保」作為生活的註解,對於自己選擇茹素、教學瑜伽、投入義工,那就是從飲食、身體、心靈方面來力行環保。

投身公益 媽媽支持

這十幾年跟媽媽同住,陳淑麗表示母女感情再好,難免還是會有一些衝突,但是,投身公益讓她學會更有技巧的溝通。比如六年前媽媽跌倒,完全沒有意願要復健,陳淑麗因為長期在醫院擔任義工,知道必須掌握站起來的黃金期,否則以後恐終身癱瘓,所以她沒有完全順著媽媽的意,尤其看到媽媽小腿有萎縮跡象,除了趕快大力按摩、拍打,還軟硬兼施「逼」她坐輪椅起身、拿助行器步行,以日本行「利誘」媽媽復健,陳淑麗說:「做公益時沒想過可以得到回饋,但我很感恩,我的媽媽因此受惠。」

陳淑麗很早就開始自備環保筷用餐,但以前她是個不折不扣的肉食主義者,「我常常吃排骨飯還外加一根雞腿。」與素食結緣是因為二十年前有一天,她從書上發現吃素有益健康,還可以做環保,她說:「一塊土地若能生產一磅動物蛋白質,卻可產出十七磅植物蛋白質。」而且吃素少了一堆骨頭、肉皮要清理,因此廚餘也變少了。

陳淑麗吃素二十年,但是媽媽難以改變飲食習慣,陳淑麗雖然尊重她,平時也會幫她準備葷食,但也會在過年、母親節等特別月份,以「為家人祈福」、「為天下的媽媽祈福」的使命感,讓媽媽也能在短短一個月內願意體會素食,讓腸道得以休養生息。

至今陳淑麗仍是單身,她笑說媽媽原本很希望她找到歸宿,現在則當作「奢望」了,但是媽媽完全認同她對公益的投入,也成為她重要的支持力量。

成為董氏基金會終生義工後,陳淑麗除了戒菸,加上食品營養組的建議,她更加重視早餐,於是她改變原本夜貓子的生活習性,早上起來之後清洗小黃瓜、彩椒等時令蔬果來生食,或是泡麥片加五穀雜糧粉作為燕麥粥,必定吃飽才出門。

練瑜伽 身段更柔軟

瑜伽則是遲至七年前才認真學習,陳淑麗表示,自己學的是傳統「哈達瑜伽」,瑜伽的伸展讓她不斷突破柔軟度的極限,心情也達到平和,前年她順利考上證照,目前以老師之姿,除了受聘在一家瑜伽中心,也常常應用於帶團體時作為放鬆方法。

「練瑜伽之後,人也變得更有彈性。」陳淑麗講的不只是身體健康,而是她面對生活困境的耐力。成為社會公認的終生義工,陳淑麗的名氣和收入並不成正比,曾有廠商認為她的形象「太公益」,不適合代言商業產品;也有劇組視她為反菸的衛道人士,擔心她妨礙工作人員的抽菸權而排斥找她演出,因此手頭並不寬裕的她,甚至得辦理貸款來養家。

但陳淑麗認為冥冥中有守護神幫助她,所以每當經濟壓力火燒屁股時,一定會有些小工作找上門來渡難關,直到最近固定在雲嘉南電台主持節目,才成為她近年來真正的穩定收入。

以前擔任名模時,陳淑麗曾是名牌服飾的追逐者,現在的她,穿著舊衣也很自在,她表示自己的每一件衣服,都記錄著著每一場參與的公益活動,因此只要有公益活動持續推展,陳淑麗笑說:「我不愁沒有『新衣』可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