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溪學衡】標點,小事乎?

林伯謙 |2010.04.15
939觀看次
字級

「今年好煩惱少不得打官司」、「行人等不得在此小便」、「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這都是與標點攸關的笑話。標點是小事,卻不能不注意。

古書沒新式標點,句讀常見紛歧,例如《論語》:「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標點方式不同,文義便迥然有別,差以毫釐,失之千里,因此古人入學讀書,先要學習離經辨句,韓愈〈上兵部李侍郎書〉曾道:「沉潛乎訓義,反覆乎句讀。」皇甫湜〈答李生第二書〉也說:「讀書未知句度,下視服(虔)、鄭(玄),此時之大病所當嫉者。」

以下是標點引發文化史不同解讀的例子:梁簡文帝在東宮大作豔詩,《梁書。本紀》評這種「宮體詩」「傷於輕豔」,原文是:「其序云余七歲有詩癖長而不倦然傷於輕豔。」因無標點,不僅使鈴木虎雄《中國詩論史》誤以為簡文帝〈自序〉已坦承寫作宮體的不當,即便劉肅《大唐新語》也說他因悔作豔詩,才命徐陵編纂《玉台新詠》。

吳子良《林下偶談‧飲墨》提及俚俗稱不會寫文章的人是「胸中無墨」,並據《通典》說北齊策士掄才,書跡濫劣者,飲墨水一升。最後又舉王勃為文,「先磨墨汁數升酣飲,引被覆面臥,及寤,援筆成篇,不改一字,人謂勃為腹稿。」這是將史載王勃磨墨、酣酒而睡,曲解成狂喝墨汁了。

再如杜甫有飽死的傳言,《新唐書》云:「(甫)游嶽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縣令具舟迎之,乃得還。令嘗饋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正確的斷句是杜甫在衡嶽被洪水所困,餓了十天,耒陽令親自舟迎而還,這是一件事;縣令致贈牛肉白酒,杜甫大醉而卒又是另一件事,兩件事有句號間隔,不能連著說。

坊間出版《六祖壇經》也有不同的標點:惠明追趕六祖至大庾嶺,惠明曰:「我為法來,不為衣來。」六祖便開示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這是指出清淨自性,離於善惡兩端。而另一種標點:「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則是要惠明去參悟,惠明是否有此利根「言下大悟」?而且參話頭的歷史是否那麼早產生?這都是應該商榷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