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軼事】魯迅 喜歡吃零食 愛搞惡作劇

王青笠 |2010.04.15
735觀看次
字級

文學大師魯迅,看似儼然,實際上玩興也不小:

小事

他的彈弓有時瞄向隨地方便者

魯迅曾在廈門大學任教,這也一直是這所學校引以為榮的歷史。但是,魯迅當年在這裡的經歷卻有點滑稽。

大概當時學校的管理確實有些混亂,住在樓房宿舍的教員,連方便都要下樓走出門外一百六十步左右才有廁所。魯迅的對策是,天黑之後,小便就在宿舍樓下的草地上就地解決。

不知道魯迅在如此方便的時候,腦海裡是否想起了孫悟空在佛祖掌心的傑作,這多少是有一點挑釁意味的行動,他就這樣和廈門大學「開戰」了。

類似的事情發生在北京紹興會館,不過這次魯迅扮演的是維護公德的角色。

一次有朋友去拜訪魯迅,正好有人在牆邊隨地小便,朋友看見魯迅用彈弓聚精會神地瞄向了那個人。

魯迅複雜的個性中始終不乏這類風格。在北大任教時給同事起的外號,都在豐富著他沉重之外的另一個側面。

顧頡剛是魯迅眾多「對頭」之一,他的一個臉部特點是長了個酒糟鼻子。魯迅在給朋友的信上就戲稱顧為「鼻公」,有時乾脆在毛筆信中用朱筆一點以代表顧頡剛。

習慣

奠定了香港電影中大佬拿菸姿勢

魯迅的菸癮之大天下盡知,一次從東京回仙台,買完火車票後,魯迅把身上的錢統統買了菸,以致半路口渴卻沒錢買水。

魯迅並不為自己的嗜好找什麼藉口,實際上,不管寫作、休息還是待客,魯迅的菸都一直燃燒。不抽菸的人去魯迅那裡,走後身上都有一股菸味,這被稱為見過魯迅的證據。

魯迅拿菸有時還有一個特別的姿勢,就是不用食指和中指,而是用大拇指和另外四個手指拿菸。後來香港電影裡大佬們拿菸的姿勢,也許就是源流於魯迅。

嗜好

他的文章裡不光有刀槍還有柿霜

據說愛好吃甜食是魯迅留學時養成的習慣。

有朋友從河南給魯迅帶來兩包柿霜糖。許廣平見後告訴魯迅,這糖用柿霜做好,如果嘴角上生些小瘡之類,用柿霜糖一搽就好。但是此時魯迅已經吃了一大半,珍重之下趕緊把糖收好,以備將來藥用。不料到晚上,魯迅又覺得生瘡的時候畢竟很少,不如趁新鮮吃一點還比較受用。

魯迅在零食問題上是素有算計的。有客人來時,魯迅一定要請吃點心。

一開始男客女客一視同仁。但男客往往戰鬥力強勁,經常把魯迅的存貨消滅得乾乾淨淨。魯迅由此改變策略,改用落花生代替點心。男客人總是吃得不多,而對女客依舊採用點心政策。

女師大風潮後,魯迅在皮庫胡同給離校的學生上課。時逢女師大校慶日,這些被掃地出門的師生,同樣不肯示弱地聚集一堂慶祝,不擅雜戲的魯迅被大家強迫表演節目。

無奈之下,魯迅忽發奇想,號稱表演單人舞。當時四十多歲的魯迅抱著一條腿,在場內毫無節奏地亂蹦,全然不拘泥於老師或長輩的形象。全場轟然大笑之下,魯迅蹦得愈發起勁,全體師生足足笑了半個小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