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立茲第一例 2 網路媒體獲獎

 |2010.04.14
559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被美國媒體視為「新聞界的奧斯卡」、「美國輿論界的諾貝爾」的普立茲新聞獎,十二日在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揭曉。今年競爭一如以往激烈,一共有超過兩千四百件入圍作品角逐二十一項大獎。

華盛頓郵報獲得國際報導獎、評論獎等四項大獎,成為今年最大贏家。紐約時報也成功將國內報導獎等三項重要獎項收入囊中。

華盛頓郵報是在「國際報導」、「特稿寫作」、「評論」和「批評」項目獲獎,紐約時報獲獎項目則是「國內報導」和「解釋性報導」,另外與新興通訊社共同完成的報導,贏得「調查性報導」獎。

《華盛頓郵報》記者夏迪以伊拉克現況的報導摘下國際報導獎,另一名記者懷恩嘉頓則以「父母疏忽導致孩子死亡」報導,贏走特稿寫作獎。此外,此報記者派克和考夫曼也分別拿下評論和批判獎項。

《紐約時報》的記者莫斯有關食品安全的報導,讓他榮獲解釋性報導獎,而李奇泰則以「駕駛中使用手機等器材的危險性」的報導贏得國內報導獎。

普立茲獎自一九一七年成立以來,去年首度開放讓網際網路媒體參加。新興的非營利新聞網站ProPublica,憑著與《紐約時報》雜誌聯合撰寫的報導,「紀念醫院的死亡選擇」獲調查性新聞報導獎,該報導敘述卡翠納颶風期間紐奧良一家醫院醫生為減少病人痛苦,用藥物讓病人死亡而引起的爭議。這是網路新聞機構首次獲得普立茲獎。

舊金山紀事報網站www.sfgate.com,獲編輯性漫畫獎,這也是網站首次獲得此項普立茲獎。

普立茲獎項中分量最重的公共服務獎,被來自維吉尼亞州的布里斯托前鋒信使報獲得。信使報記者丹尼爾因為報導維吉尼亞州西南部天然氣使用費管理不善,促成政府立法補救而獲獎。

普立茲獎每年由哥倫比亞大學頒發,推薦者是由傑出新聞工作者和其他人士組成的委員會。每位獲獎者可得到一萬美元獎金,公共服務獎得主例外,獲頒的是金牌一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