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嬸婆」的電視版權銷售十幾個國家,DVD在北美賣得很好,北美廠商去年至今一共下了一萬套訂單,東歐市場喜歡「大嬸婆」的台灣味,播出後深受歡迎,另外,東南亞的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新加坡等國家也已播出。
其實「大嬸婆」勾起民眾購買值得回憶的東西,將一個有良好文化記憶傳承的漫畫改成卡通,勾起曾經看過這些漫畫者的回憶,然後將這回憶傳給下一代。安偉民認定,文創商品一定要先有根,若商品放在誠品,只是百千樣產品之一,但放在內灣就是品牌,所以要先在內灣帶動,才可拉起品牌效應,市場行銷概念,「大嬸婆」產品自然會是顧客買的對象。
傳承的東西必需創新出合乎現代人思潮的產品,才不會被淘汰。「大嬸婆」改變過去的一些設計概念,將產品做不同的包裝,提供給消費者,第一套的五十集都是創新故事,只是保有劉興欽原有故事中的人物而已,卡通動畫中仍保留大嬸婆和小聰明講生活常識,勵志發明這部分原創精神。
故事內容由安偉民發想,符合現代小朋友的生活情況,包括場景都經過重新設計,為了不失當年讀者的感覺,形式的改變很保守,安偉民指出,第二季的改變應再大膽有趣些,會更合乎現在市場機制。
「大嬸婆」也有手機下載,第一集的量很少,等到第二季時就可以規畫很多則小故事做手機下載,未來會發展成為和利得的周邊產業。「大嬸婆」造型很在地化,到國外參展效果兩極化,像東歐喜歡她的台灣味。凡看過「大嬸婆」卡通的人都很喜歡,老少咸宜,文創就是要走長遠路,和利得一定會繼續努力推廣。和利得計畫未來先出版漫畫,受到讀者喜歡,再出動畫,多採用本土漫畫家作品合於商業市場,且受小朋友喜歡的作品,建立產品的創作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