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藝術家】 油彩‧山脈‧呂基正

顏娟英/著 文建會策畫‧雄獅美術製作 李柏黎/節錄整理 |2010.04.09
1406觀看次
字級

台灣山岳繪畫的先驅

呂基正(1914-1990)是台灣畫家創作山岳繪畫的先驅。他融合水墨淋漓的表現,運用畫刀的高彩度油畫技法,創新了現代畫的精簡語言。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遊走於廈門、神戶與台北。在三地皆曾入選,如獨立美展、台展等重要畫展。戰後成立紀元、青雲畫會,參與台陽展,結合同好,共同研究發表。並在家成立美術研究所,教育英才無數。

他曾說:「山,一直都有股莫名的魔力吸引著我前往。走入山中,不管身在何處;舉目所及,盡是蒼鬱的林木,遼闊的視野。在這裡,可以很容易就體會出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最佳詮釋。」愛山且畫山的呂基正,是台灣山岳的最佳代言人。

三個故鄉──

台北大稻埕、廈門與神戶

呂基正一九一四年出生於台北市永樂町。台北大稻埕,是畫家的第一個故鄉。一九二一年舉家遷至廈門,呂基正就讀旭瀛書院。此時結識了圖畫老師王逸雲,建立起亦師亦友的一世情誼。喜好藝術的種子在此時種下,廈門可以說是畫家的第二個故鄉。

一九三一年秋天,十七歲的呂基正背起行囊,單身前往日本神戶。白天在大哥聲桐經營的商行幫忙,晚上在神戶知名畫家今井朝路創設的神港洋畫研究所學習。呂基正在第三故鄉神戶找到了生命的希望,實踐一生的理想,發展兩項愛好活動:早起爬山以及夜間學習創作。

創作生命的實踐

台灣各大山岳皆留有呂基正的腳蹤,其中南湖大山對於有志攀登百岳者最具有挑戰性,如何掌握群山縱橫,錯落疊起的險峻氣勢,對於畫家也是一大考驗。一九七三年的「南山雄姿」將千萬年斷層沖積推擠而成的層山峻嶺,凝聚在藍寶石的巨大礦石形象中。層疊的山陵好比遠古時期的巨型大象群,左邊的母象帶領著一群幼象,緩慢有序,雄偉有力地向前行進。量感與動態十足。

畫家晚年經常與病痛搏鬥,但他始終不放棄創作,以及個人的信念。一九八○年代之後,畫面構圖更加穩重簡練,色彩愈發燦爛。

一九八八年封筆之作「牡丹」,代表他對創作生命無怨無悔的奉獻。畫家的每一筆都達到明朗、正確有力的自我要求。金黃桌面有如神聖的祭台,造型簡單的花器像是緊握生命的拳頭,展現畫家的堅定勇氣,紅白相間的牡丹飽滿地粲然綻放。這是畫家對人世間也是對藝術創作最高的禮讚。

一九九○年一月六日,呂基正因肺腺癌病逝台北。享年七十六歲。呂基正畢生的理念與台灣第一代畫家相同,他們都深信畫家的國家社會責任在於以創作教化人心、改善風氣。而他個人更將此信念化為了生命的實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