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族化癌檢 無助篩檢率

張雅雯 |2010.04.07
1142觀看次
字級

【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國內估計每七分鐘就有一人罹癌,近年愈來愈多健檢單位以「防癌」為口號,推廣正子電腦斷層、磁振造影進行篩檢,不過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指出,高貴儀器無助於篩檢,這類高敏感度儀器即使看到不明影像,為了避免偽陽性的結果,反而還得做更多侵入性的檢查,讓民眾花大錢又傷身。

和信治癌醫療團隊昨發表新書《癌症大秘密》,解答癌症的迷思,黃達夫表示,癌症篩檢逐漸受重視,不過醫界若沒有用心拍攝以及解讀片子,導致造成誤判、也讓不少人對儀器的功效有錯誤認知,以為用愈高階的儀器愈好,如同把醫療當作商業行為進行招徠、而不是為了找出癌症。

不少人做了高貴健檢後,因被告知有不明影像要進一步就醫,令黃達夫印象深刻的是,有民眾拿著他處拍攝的影像光碟請教第二意見,詳細審視後告知只是發炎、不是癌症,沒想到民眾反而不相信;放射診斷科主任宋成龍表示,以電腦斷層為例,一般會建議做為精確評估腫瘤的工具,如果在沒有特定標的下,只是「為了把身體看清楚」,民眾還得承受比X光高數百倍的輻射量,這樣的代價並不值得。

宋成龍說,最具效益的癌症篩檢方法,包括糞便潛血篩檢、子宮頸抹片、乳房攝影、攝護腺抗原檢驗等,也是目前政府提供的常規篩檢項目,建議民眾除了定期篩檢、追蹤,最好找熟知個人狀況的家庭醫師,依據自己的危險因子多寡,選擇是否增加篩檢項目,而不是久久花一次大錢做檢查。

抗癌 應均衡飲食

許多人罹癌之後,為了「餓死」癌細胞,導致飲食過度節制,黃達夫指出這也是錯誤觀念,癌症患者仍應均衡飲食、才有抗癌體力,研究證實同樣癌症期別患者,能夠維持體重者,五年存活率比體重驟降者多出一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