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去年入秋後,中國西南、江南、華南部分地區發生了嚴重乾旱。在中國降雨量最為豐富的西南,大部分地區乾旱少雨,農田龜裂、塘壩乾涸、河溪斷流。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專家任福民表示,這次西南旱災,是有氣象資料以來,西南地區遭遇的最嚴重乾旱,原因是降水少、氣溫高。
對西南乾旱的成因存在各種猜測與說法,有人說是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的極端氣候,是「人禍」導致「天災」;有人說這是密集的水電站對水資源的「挾持」,加劇旱情。
接受中國《瞭望》新聞周刊採訪的多位專家,給出一個幾近相同的答案:今年發生在中國西南地區的特大旱災是氣候變化造成,是大自然的自身調整,而非「人禍」所致。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宜瑜表示,西南地區發生的旱情是周期性的自然災害,「因為地球總是在變的」。氣候異常是肯定的,但區域環境和整個大環境的關係,並不是直接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