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然移植「印象」 恐南橘北枳

健次(北縣新店/文化工作者) |2010.03.31
892觀看次
字級

最近藝文界最熱的話題應屬張藝謀版的「杜蘭朵公主」台中公演,爆出好成績,台中市又打了一次漂亮的文化觀光戰(上一次是帕華洛帝告別演出)。

對於台中市積極尋找可吸引觀光客的文化題材,且行政首長總是馬不停蹄的前往世界各地行銷台中,的確令人佩服。

不過,此次張藝謀來台參觀了日月潭,有人將日月潭的好山光,和張藝謀在中國大陸陸續發展的「印象系列」結合,似乎有請張藝謀發展台灣景點「印象系列」的構想,甚至花蓮縣也打算催生「印象.太魯閣」。

姑且不論印象系列在中國如何佳評如湧,如何在連鎖化經營後愈演愈盛,但最後似乎只剩形式而缺乏內容,而且發展觀光竟得找不住在台灣的中國人來推廣,這種想法本身就是一種墮落。

我不是說借助外人之力發展台灣觀光不可行,好像台中市推帕華洛帝告別演出、張藝謀版的杜蘭朵公主,都是成功例子,不過,這些活動的主導單位還是台灣,只是邀請外國的知名音樂家、團體來台演出,這不同於放手把國家的觀光資源交給外人規畫,讓外人主導文化觀光產業的發展。

可是,台灣人似乎一直有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的迷思,而且認為外國人了解台灣,所以每當有外國名人來台時,總要問他們對台灣印象如何?這些名人免不了客套一番,於是有人因此志得意滿,或認為能被外國人肯定,才敢肯定自己,近年來頻頻冒出頭的「台灣之光」,不就是出國比賽贏得了好成績,取得國際肯定後,我們才驚覺、發現原來自己有這樣的好人才,才敢肯定成就。

想要規畫發展文化觀光,乃至文化創意產業,首先必須要夠了解這塊土地,其次是擁有行銷推廣的專業能力,只想引進外國人的名氣來拉抬自己的觀光,縱然一時新鮮而能收些效果,但也難以長久。

找張藝謀來演出杜蘭朵公主可以,甚至也可邀請印象系列來台灣巡迴公演,但如果要把台灣的觀光發展寄望在張藝謀身上,那就不必了,台灣的文化觀光事業還是得交給台灣人自己做,這不是狹隘的國族主義,或是偏執的愛台灣精神,而是發展文化本來就需要高度的主體意識,這樣的意識唯有土生土長,且熟知這塊土地故事與風土人文的專業人士,才有辦法深掘出好東西,好像霹靂布袋戲、十鼓擊樂團、雲門舞集及電影「海角七號」、「艋舺」等。

健次(北縣新店/文化工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