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晚間台鐵一班南下自強號列車,在列車離開松山站時,司機員突血壓飆高、幾近昏厥,緊急向台北站求助,幸賴司機員意志,平安靠站。
這件事顯示,台鐵對司機勤前的預檢及定期健檢制度,有檢討的必要。
依照台鐵管理規定,每名司機員於出車前,必須先進行列車檢查及酒測、量血壓等,以保障行車安全。
報載這名司機員報到時,可能因有點感冒,加上氣溫較低,血壓比平常高了不少,收縮壓達一百五十五毫米汞柱,未超過台鐵規定的一百六十上限,因此按班表出勤。
這項規定行之有年,但是高血壓的成因有多種,而且依目前的血壓標準,收縮壓一百二十至一百三十九,或舒張壓八十至八十九毫米汞柱,就必須改變飲食與生活習慣控制,若收縮壓超過一百四十就屬輕度高壓,需要服藥。
而且,司機員長期處於壓力及工作時間不定,這名沒有高血壓病史的司機員出車前,就發現感冒、頭暈及收縮壓達一百五十五,還要出勤,在身心緊繃下是可能血壓突然飆高,管理單位卻不令其停開,凸顯這樣的勤前檢已太大的預防效果。
此外,台鐵每年雖編預算,辦理員工健康檢查,項目雖鉅細靡遺,不過,這樣的檢查制度缺乏後續的追蹤,無法確實掌握司機員的健康狀況。
因此,台鐵需要有長期追蹤的機制,若發現問題,就給予必要的診療,定期健檢不能僅是淪為例行公事的形式。
司機員的養成不易,也身負保障乘客安全重任,台鐵高層必須檢討司機員的健檢制度,調整規定採高標準,期產生預防效果。
秀誠(北縣樹林/鐵道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