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國會要求行政部門認定中國操縱匯率的壓力日漸升高,而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和商務部高層,為了是否讓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各吹各的調。《紐約時報》認為,兩個部門的角力可能決定美國與中國的貿易緊張局勢如何發展。
中國人行和商務部的對立在本月六日展開,當天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宣稱,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保持穩定的政策,是對全球金融危機的「特殊」反應。
這項談話使分析家感到驚訝,許多經濟學家認為這表示「人民幣目前匯率只是暫時性質」,周小川的說法是要讓中國民眾有人民幣升值的心理準備。
但是其他官員(尤其是商務部)在隨後兩周奮力反擊,刻意挑起民族主義和反美情緒,宣稱中國絕不對美國聽命行事。
到目前為止,宣傳伎倆熟練的中國商務部,把通常行事隱密的人行逼得無力招架。商務部每隔幾天就有高級官員出面發表談話,指責企圖迫使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不合理性。
這些談話在電腦網路聊天室引發強烈反美情緒,中國報紙頭版也每天都出現中國不能退讓的標題。
讓人民幣保持現有幣值,將使人行無法輕易調高利率以遏制通貨膨脹,可是中國經濟成長極為快速,中國的競爭力也太強,通膨壓力已開始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