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國民年金業務的勞保局官員日前表示,國民保險年金費率,可能在十月由百分之六點五調高為七,目前納保的約四百萬人,每個月將多繳納五十二元保費。
五十二元對搭乘大眾運輸上下班的民眾,是一天往返車資,對家庭主婦是一盤菜錢,對失業者甚至是一餐飯錢,在現今頭路仍難找,失業人口仍多時,單單一句收支平衡就要調高費率,時間點恐怕值得商榷。
雖然官員也有自知之明,隨後又表示,若精算後的國保基金,足以支付二十年內保費,可緩調費率。
但從財務穩健和老有所養觀點來看,國保就像健保一樣,不能只想調漲費率,必須有長遠的規畫。
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滿六十五歲請領年金的納保者,會愈來愈多,但近年來國內經濟遭困境,勞保局統計國保納保者逐年流失,如果再調高費率,是否納保人流失更快?
其次,菸品捐或公益彩券的補助,真是安穩之道?以國保目前的制度能無虞嗎?
所以,國保應當規畫可行的替代收入,不要成為國家財政的新錢坑。
韻如(北縣新莊/勞工)